两位母亲的分苹果哲学
(2013-02-16 15:05:42)
标签:
家庭教育印刻效应心理健康育儿 |
分类: 【家教启示】 |
【新东方家庭教育微评】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鸡崽儿,总是会跟在母鸡后面,母鸡走到哪儿,小鸡崽们便会跟到哪儿。人们一直认为这种追逐现象是小鸡崽儿的本能。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小鸡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动物时,依然会跟着跑。这种雏鸟只认第一、无视第二的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这项研究成果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婴儿的心理健康具有奠基性作用。父母可以教孩子说第一句谎话,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一只苹果,两种人生”,如果父母不注重言传身教,很可能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成为次品、废品、危险品。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纪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想要最大最红的一个,这时弟弟抢先说出我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把大的留给弟弟吧。”
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我不择手段。直到现在,我被送进监狱。
那位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人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
我们三人比赛除草,结果,我赢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