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寻人间正道的醒梦人

(2011-07-16 16:0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工作小得

追寻人间正道的醒梦人

http://s13/middle/5e77f4beta82b6f07d8ec&690
   

“浮躁的幻想,令人迷茫疯狂。内心的挣扎,令人痛苦忧伤。梦醒时分,告别昨日彷徨,人间正道才是永恒的力量……”荡气回肠的旋律响起,曲终人未散。一阵热烈的掌声袭来,坐在北京中影影院首映式观众席里的武晓勤松了一口气。时隔月余,当 728日记者在山西运城市进行采访时,这位全国首部以反映打击传销为题材电影《黑梦》诞生地的工商局局长仍然对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以电影艺术的形式宣传行政监管执法工作是我们贯彻周伯华局长‘四个只有’指示,加强工商文化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是我们通过新的宣传渠道宣传国家法律,展示工商形象,教育社会群众的一次有益尝试。”

   

创新的动力

   

运城,地处黄河之东,三省交界之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传说中的螺祖养蚕缫丝、后稷教民稼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荀子、王勃、王维、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众多的骚客文人皆出此地。交通的便利,民风的质朴,让不少传销分子将此地作为据点。据说传销盛行之时,此地外来的传销分子有三万之多。近年来随着工商部门的大力打击,传销势头已经得到了根本遏制,但仍然有贼心不死的传销团伙贪恋此地的地理优势,反复来此驻扎。

   

“作为传销曾经的重灾区,我们对揭露传销有着更为急迫的需求,而且也不乏鲜活素材。所以我们通过影视形式来宣传打传的设想引起了武局长极大兴趣和关注。”20092月,当时在永济市工商局工作,现已调至运城市工商学会的焦乙卯拿着名为《美丽的陷阱》的打传电视剧本赶来市局汇报想拍一部电视剧揭批传销时,刚履新的武局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力支持。

   

武局长的果决来自于工作实践中对传销毒瘤的深恶痛绝,以及新形势下对监管服务作创新的渴望。近年来,运城市局围绕“办好一个宣传栏、确定一名联络员、选聘一批志愿者、签订一份责任书、编织一道防控网、形成一套防控机制”,打响了打击传销的人民战争。当地工商发展起的1774名打击传销联络员,为每  年查办的传销案件提供了56%以上的线索。在武晓勤的倡导下,局里决定每年拿出10万元专款,专门用来奖励监管服务工作的创新之举。电影《黑梦》在时隔数月后,成为了第一个获得特别奖的创新项目。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是打击传销的必由之路,治本之策。教育可以预防,宣传可以引导,从源头上开展打传宣传必然事半功倍。”武晓勤告诉记者,目前传销组织发展人员将目光聚集在农民、下岗职工、学生等群体上,如果没有适宜的宣传方式提前打好“预防针”,防止传销的蔓延费重而役艰。无独有偶,就在运城工商寻觅宣传教育新途径的同时,当地环保部门也一改往年花费十几万排演宣传节目的惯例,用电视栏目剧的形式拍了两期《环保风暴》,收视观众高达200多万人,影视节目的喜闻乐见大大超乎政府部门的预想。

 

在如何进一步扩大打传宣传影响面,加强宣传教育效果的思考下,把电视剧改成容量更大、接触面更广的电影的念头也浮出水面。为了让剧本更富教育意义,更具社会效益,运城市工商局选调了王静涛、王登峰、焦乙卯等几名从事写作的同志对剧本进行重新创作。赵明、王培等近十名一直奋战在打传一线的工商干部也加入进来,介绍细节,搭建框架。多名主创人员和打传一线英雄组成的创作班底,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辛创作,剧本最终成型。经过专业人士的指导,《黑梦》的主旋律不变,内容从最开始的以揭露为主、打击为辅改编成以打击为主、揭露为辅。

 

“这部电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各级领导对我们这项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武晓勤局长告诉记者,为了拍好这部电影,国家工商总局、山西省工商局专门邀请了公安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分别在太原和北京召开了剧本研讨会、影片初审会。元月2425日,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总局办公厅、直销局、人事司、市场司和宣传中心等部门的领导在运城慰问调研时,观看了影片,并给予了肯定。

   

真实的再现

   

20091029,《黑梦》正式在运城市南风广场开机拍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采访时,武晓勤几次提到舜帝所作的《南风歌》,“舜帝这份悲天悯人的情怀奠定了我们民族的伦理道德文化,作为舜帝故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应该学习他那‘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生不为身’的精神,尽可能地为群众多做实事。”

 

“剧中的故事都是真实打传经历的展现,电影主人公邢东就是运城工商系统打传英雄的真实缩影,他的身上融合了赵明、王培、冯志荣这三个人的品质。”电影的编剧,运城市工商局宣传中心主任王静涛告诉记者。

 

赵明原是运城工商局经检大队队长,多年来“身经百战”,他的经验往往影响着整个打击传销的行动。王培是运城市工商局盐湖区分局的副局长,机智勇敢的他将多年的经验汇总成了打传日记,总结了一套心理分析数据,据此分析传销网络,直接就可以套出传销组织的头目。盐湖区分局经检队的队长冯志荣,在每一次的打传行动中,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不畏艰难、抗拒邪恶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赵明在查办案件曾与某传销团伙的一位高级律师正面交锋过,其过程与商业谍战片的场面相较无出其右:两人在浴室里见面,既无法录音也没法记录。高级律师抓住办案程序中每一个微小的瑕疵发难,且第一次见面就详细地说出赵明家人的详细情况,暗示他不要轻举妄动。其后的办案过程中,跟踪与反跟踪、恐吓与反恐吓交错出现。事后得知,最多的一次行动先后有四拨不同的人在互相跟踪。

 

参与剧本探讨的十几人中,许多工商干部前后端过二三十个传销窝点。对于传销方式发展变化、传销分子洗脑手段演变的熟稔,让工商干部们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就连拍摄时使用的场地,也是真实妁传销窝点,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工商部门曾在该地先后捣毁了两拔传销分子。

 

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让演员们更真切地体验生活,运城工商部门还专门带演员们参与了工商公安的抓捕行动。影片的女主角蒋婧说看到那些传销分子时,她惊呆了,因为这些传销分子都那么的年青,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翻看他们的手抄本时,则更是惊讶,因为他们所受的传销课程全是成功人士的经典名句。“他们有军队的管理式纪律!有世界名人的成功哲理作为思想后盾!但他们却在用正确的理论去做不正确的事情!

 

“传销的凶险,在于它准确切中了人性中那些不设防的区域。用伪装的温情来打动你,用虚幻的财富来诱惑你,用盲目的自我膨胀来满足你的成就感,用荒唐的借口与暗示来麻醉你的不安与恐惧。”王培告诉记者,“我们必须要赶在传销分子对新进人员洗脑之前,否则就很难扭转局面。”

   

棒醒梦中人

   

“欲望的释放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商业文明的建设却需要长久的工夫。时代对经济建设、商业成功的渴望和呼唤,与社会在商业意识上的薄弱甚至扭曲、个人对商业文化的陌生乃至盲目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痛苦的根源之一。”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如是评价当今经济社会中国人的两难境地,这恰恰从商业文明的层面反映了传销存在的根源。

 

爱之深,痛之切。当地工商干部目睹过大多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们清楚地知道,在传销组织中,一切欺骗与掠夺都超乎人们的正常思路。工商干部打传过程中感受借由剧中传销头目苗姐的话说了出来:传销就是一个“骗”字。“1万个人做这行,9999个人都发不了财,能发财的就一个人,就是那个最会骗的人,这个事业就是一个欺骗老实人欺骗傻蛋的事业!但是很多人都想做那个最会骗的人,都以为自己可以做那个最会骗的人,所以才会被别人骗,执迷不悟!

 

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短短的100分钟的电影中,“骗”字出现了34次之多。“被骗到传销窝点的人,一旦被洗了脑,交了钱,就从被害者转变成了害人者。”焦乙卯告诉记者,传销说到底就是人骗人来获取利益。剧中一再强烈对比的传销头目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和传销底层人员简陋起居,无时不在提醒大家,传销只是满足了极少数传销头目的私欲。剧中巧妙穿插的组织领导传销罪的处罚等法律知识,也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

 

“我们不可能期冀用一部100分钟的影片将传销的罪恶全部揭示出来,但我们希望用影片能够生动地向全社会揭露传销组织种种‘洗脑’的拙劣手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残忍手段以及泯灭人情、扭曲良知的丑恶目的。”影片编剧、运城市工商学会负责人王登峰告诉记者,影片力图用最真实、最严酷的图景来惊醒那些尚期待着天上掉馅饼的迷途人,提醒人们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要高度警惕传销组织的欺骗性、顽固性。

 

剧中工商部门派出的卧底李钫刚刚打入传销窝点内部的那场戏令观众印象深刻。传销分子初见面时夸张的招呼,传销头目苗姐亲自为李钫洗脚的热情,及至聚餐时几乎癔症发作般的热闹,都是运城工商亲眼目睹过的真实场景。在电影中扮演传销骨干分子阿涛的工商干部冯涛告诉记者,他们打掉的传销窝点里场面比这个有过之而无不及。

 

影片中他们聚餐时,吃的是一锅糊糊状的猪食一样的东西,酱色的稠泥似地糊糊上夹杂着一些绿色的菜叶。盛饭时还要边盛边喊:雪白大米饭,吃了赚百万。用传销洗脑的话语体系来说,“这是行业刻意锻炼员工们的自理能力,让每个员工都亲自动手炒菜做饭。我们吃这样的饭菜,是为了磨炼意志,今天吃菜叶,明天开奔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饭时讲的小故事也别有用心,潜台词中预示着为了赚钱谁都可以骗。以前未曾这样深入接触过传销活动的导演杨过华总结道,传销分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正话反用,一系列名人名言都被他们扭曲后用在了洗脑上。

   

在普通群众的眼里,传销还停留在组织者以卖化妆品、保健品或者介绍工作为幌子,将受骗人员集中在传销窝点,然后限制人身自由,不停地上课洗脑传授传销知识,让他们去坑骗亲戚朋友。而这部影片里已经将“资本运作”等新型的传销方式编排进来,向观众介绍正在不断变异,隐蔽性、欺骗性更强的传销手段。

   

赵明告诉记者,如今,传销分子的诱惑手段越来越高明。就拿剧中的案例中的来说,当时在查获时,发现其传销组织中的一位成员非常擅长博客营销。几乎每天都有更新,写作的内容煽动性极强。而各地发现的利用非法出版物、编造政府支持谎言等反宣传手段的运用,让打击传销的宣传教育任务变得更为艰巨。“传销分子的宣传手段在不断创新,如果我们的宣传教育的手段没有更新的话,在宣传战上就输了一筹。”王登峰说道。

   

付出的收获

   

一般的商业电影的运作都靠大牌的明星和雄厚的实力做支撑,一部主旋律的电影,又是反映工商系统的影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一部死板的纪录片,这样的电影往往叫好不叫座。《黑梦》就摆脱了这样固有的模式,它看似是行业片,而实际是按商业片来拍摄,真实的情节和紧张的旋律吸引了包括天山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杨国华,演员黄海冰、王双宝、黄禾、周浩东、蒋婧、王长虹等多名知名影星的加盟,让这部片子成为了值得期待的影片。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男主角黄海冰的身上。在接到邀请后,黄海冰的经纪人一口就回绝这部小成本投资的电影。但黄海冰在某晚偶然间看到经纪人放弃的这个剧本后就被吸引住了,他一口气看完剧本,马上拨通经纪人的电话,说一定要参加这部戏的拍摄。在拍摄过程中,随着对工商业务的进一步了解,黄海冰对工商干部的景仰之心油然而生。他一再表示,没有想到工商部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发挥了如此大的贡献。

   

“从抱着好奇心到肩负责任心,从感觉是在不务正业到意识到使命所在,从一个小小的栏目剧设想到全国首创打传电影,从运城的南风广场开机到中影的首映大典,一路行来,感慨颇多。”王登峰告诉记者,对于运城工商干部来说,这个电影绝对是一个打造团队精神的利器。在拍摄过程中,工商队伍得到了磨砺,精神得到了升华。

   

作为影片副导演的运城市个体劳动者协会秘书长陈建国,拿着他每天记录拍摄日志的小本大概算了一下,仅仅十几天的拍摄过程中,前后涉及200多个场景,其中包括7个单位,5个学校,3个酒店和1个洗浴场所,动用了400多名群众演员,相对重要的环节演员就有76人。“作为外行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的干部付出了许多。”陈建国感慨道,为了节约资金,工商干部们自备服装,自找道具,起早贪黑,无偿演出。

   

“个中艰辛,不经历很难了解。”参与拍摄的崔强告诉记者,影片拍摄只能用一个“苦”字来概括。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几乎每个镜头都要拍十遍以上才能通过。在拍摄刑东女儿被绑架的一场戏中,扮演刑东女儿的群众演员前后被推倒7次。开场的跳楼戏中,仅仅一个跳楼的镜头,演员就整整躺了40多分钟。而拍传销分子聚餐的一场戏,一直拍到第二天的凌晨4点才结束。而5点多,道具、场记等各个工作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运城工商人的辛勤劳作,总局、省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让这部影片逐渐显现了煌煌大片的气象。王静涛介绍说,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周伯华局长以及相关司局领导的意见使得该片的思想高度得以提升。而宣传中心陈叔弘处长一直忙前忙后,包括配乐、对白,甚至歌手选择等都提出了中肯而具体的意见,使得这部影片虽然历经曲折,最终有一个相对完美的呈现。

   

“韩磊果然不负众望,把歌词曲演唱发挥到极致,浑厚、荡气回肠、大气,气宇冲天!使主题歌真正起到了剧因歌而名扬,歌因剧而传唱之目的。”无怪乎当327凌晨3,《黑梦》音乐、音效、对白的混录完成后,王静涛情不自禁在新浪博客上写下文字,记录曲曲折折的工作历程。

   

好在一切的付出都已凝结成硕果。首映式后国家工商总局钟攸平副局长说,一部《黑梦》电影的宣传教育作用,顶得上几千万条手机短信的效应。影片即将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电影院线分期上映。总局办公厅也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组织发动系统工商干部、直销企业从业人员、大中专院校学生、社区群众观看电影。

   

就在即将离开运城之际,记者从该局经济检查科寇中东科长那里看到了最新的传销统计数字。数字显示,2008年该局查处传销案件52起,教育遣返传销人员4821人;2009年该局查处传销案件21起,教育遣返传销人员3118人;2010年该局查处传销案件3起,教育遣返传销人员 258人。

 

作者:于成龙  摄影:崔 

来源:工商行政管理半月刊2010年第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