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2021-08-15 17:20:53)

   口熊志然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辛未七夕  ·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译文

 恐怕是天上神仙们爱好别离,所以才教人间相会的时期安排得这么远长久。

从来天空都是布满彩霞直垂银河旁,可是非要等那金风起玉露成的七夕?

随着时间推移牛郎织女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渡银河的微云恰恰过来得迟缓。

怎能不有意去酬谢过来搭鹊桥的乌鹊呢,只感谢向姑娘们提高织巧丝水平的蜘蛛呢

    注释

辛未: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碧落:道教语谓天界,这里指天空。金风玉露时:指秋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清漏: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夜间清晰之滴漏声曰清漏 微云:天河中的云彩。 酬:谢。乌鹊: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乌鹊搭成鹊桥渡牛郎织女相会。乞巧:农历七月七日晚,妇女在院中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请她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荆楚岁时记》称有嬉子网于爪上者则以为得巧。嬉子是蜘蛛的一种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夕诗。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乌鹊搭成鹊桥渡牛郎织女相会。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相离、相忆,都需要一定的因缘际会。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然后想办法去解决,不可能一帆风顺。失望的时候,还是要骗一骗自己说会有前路,这就叫做给自己希望。就好比牛郎织女的爱情,即便相见时难,也还是有希望的。只要有希望,这人生就有意义,就不会白活。为了得到那个,我们不计较来时的多么艰难困苦。李商隐在仕途的路上一直不顺利,这是上天要他自己去经历这样的劫难,从而成就深情绵邈的李商隐。据说,李商隐是向昔日好友令狐绹推荐自己,仅得小官,故而在七夕之时,借牛郎织女之事抒发自己感激又失望的情绪。

首联,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是说,恐怕是天上神仙们爱好别离,所以才教人间相会的时期安排得这么远长久。这两句交代了七夕节成立的原因,当然是诗人自己的猜测,那就是仙人们喜爱离别,所以才将相会的日期排得那么漫长。这世间的爱情与友情,莫不是这样,往往让相识相知的两人天各一方,饱受相思之苦,这也许就是上天有意的安排,考验他们的情谊深受与否吧。

颔联,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是说,从来天空都是布满彩霞直垂银河旁,可是非要等那金风起玉露成的七夕?这两句交代了七夕节相会的特殊日子,即金风玉露之时。其实满天的彩霞与彩虹都可以让牛郎织女渡河相会,为什么非要等到秋风渐起,白露渐生的时节呢?好的情感需要酝酿,好的姻缘需要等待。老子说:动善时。   

在恰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机缘未到不可轻举妄动。一切缘分,早已命中注定,顺其自然,水到渠成而已。

颈联,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是说,随着时间推移牛郎织女相望已久,接织女过渡银河的微云恰恰过来得迟缓。这两句交代了七夕盼来的不易,一方面是牛郎织女的久久等待,一方面是微云姗姗来迟。一个字,表达了有情人的急切心理;一个字,则是上天对于人们的经久考验。相对相成又相难,才造就了相见之喜之悲之深情。

最好的诗歌,莫过于可爱与深情。李商隐的这首七夕诗,无疑是人世间最深情的一首情歌。

尾联,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是说,怎能不有意去酬谢过来搭鹊桥的乌鹊呢,只感谢让姑娘们提高织丝水平的蜘蛛呢。这两句交代了七夕节应该感谢乌鹊而非蜘蛛。人们只会看到对自己有利的,而看不到对自己不利的。蜘蛛教人织布与乌鹊让人相聚,两者谁最重要,相信对于深爱着你的人来说,一定是相聚最重要。七夕节到了,祝愿天下有情人等到自己的姻缘,在深情之中过一生,白首不分离

资料链接

李商隐(约813——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令。(今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一卷,《》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有《李义山诗集》。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暗示色彩,有一种朦胧美。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艳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奇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李商隐的一些长篇古体,雄放奇崛又近于韩愈;他还有少数诗歌清新流丽、纯用白描,脱胎于六朝民歌。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