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郑和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其中主要包括宝船、马船、战船、座船和粮船、水船等类型。国外学者曾用“混合舰队”、“船的城市”、“举世无双的舰队”来表述他的船队,可见明初时期的远洋海船建造能力是首屈一指的。
宝船,是舰队中的旗舰,具备很强的战斗力。主要乘坐使团领导成员和外国使节,装载明朝赏赐礼品和各国朝贡的珍宝。《西洋番国志》中曾用“体势巍然,巨无与敌”来形容。据《明史》和《郑和传》记载,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相当于长151.18米,宽6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船体是四层结构的宫廷式建筑,精美豪华;九桅,十二张帆,锚重几千斤,排水量达数千吨;船首镶嵌中华民族神圣的龙目,船尾有鹰球龙凤呈祥等装饰,非常壮观。曾有人认为木帆船造到这样大的尺度,在工程学上是难以实现的。但种种依据表明,郑和的宝船并非虚构,而是历史上真实的存在。
马船,又叫快船,是大型的快速综合补给船,水战和运输兼顾。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有八桅。除了粮船、水船的补给外,其他中级官员、技术人员和军需、生活、武器、维修等装备,以及各国朝贡的珍禽异兽都由马船负责运载。
粮船,主要用来运载船队所需的粮食以及后勤供应物品。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有七桅。
座船,又称战座船。长二十四丈,宽九丈四尺,有六桅。据《南船记》所载,其功用是“战船曰座,即边营陆寨之帅幕也,号令之所以整齐者也。”在郑和船队中,这种船是大型战船。
战船,是船队中的护航船,种类繁多。长十八丈,宽六长八尺,有五桅。吨位比较小,机动灵活,配有火器和军队,可以进行水上机动作战。确保整个船队的航行安全。
水船,专门用于积储运载淡水,大小形体与粮船相似。在船队中配置水船,被认为是郑和航海和明代制船的一项了不起的创举。
为了保证船队有效、及时的指挥和调度,各船之间还建立了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船上配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白天,船队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的情况。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或下雨天,则配有铜锣联络。可见,郑和的船队是完全按照海上航行和作战需要来编组的。均衡配套,各司其职,在统一指挥下形成严密的整体,这是创造伟大航海史的坚实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