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珊瑚

标签:
西安珠宝网杂谈 |
分类: 杂谈 |
细说珊瑚
珊瑚的英文名称为Coral,来自拉丁语Corrallium。珊瑚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也是古今中外深受喜爱的宝石品种。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止血和驱热的功能。它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祭佛的吉祥物,多用来做佛珠,或用于装饰神像,是极受珍视的首饰宝石品种。
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依靠自己的触手来捕捉食物,并分泌出一种石灰质(矿物成分为方解石)来建造自己的躯壳。珊瑚在生长过程中,为了能更多地捕捉食物和吸收阳光,除向上生长外,还向前后、左右扩展,形成在三度空间似树枝状的生物群体。随意取出一束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是天然艺术品。
为什么在珊瑚礁上就会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生物呢?科学家提出很多的解释,有人认为是因为珊瑚礁区的单位面积生产力很高,有人认为是珊瑚礁的三度空间造成各式各样的特殊栖所,也有人认为是珊瑚礁不时遭受程度不同的破坏使得整http://www.hudong.com/images/enlarge.gif体环境复杂多变,还有人认为是各种共生、寄生关系,演变出更多的种类
但这些理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令人完全满意的。在此同时,从事潜水活动的人却有机会能体验大自然的奇景,因此有愈来愈多的人乐此不疲。 大约在1960年代,水肺潜水(要背压缩空气瓶)才开始推展开来,从此不但潜水的人口直线上升,在水下进行有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也呈倍数成长,在这些研究中发现在三度空间的珊瑚礁里生物是如何利用不同的生活空间,同时彼此间巧妙的共生关系常让人叹为观止。
另一方面,在看似平和的珊瑚礁表象下,事实上,生物为了争取光线、争取空间、争取食物,随时进行着各式的竞争,这些例子一再地启发我们生命演化的可能过程。
珊瑚礁生产许多高价位、高经济性渔获,如石斑、龙虾、干贝,它更是很多鱼贝类幼苗孕育的场所,例如在台湾海峡的许多渔获,牠们的幼苗期就是在南湾的珊瑚礁区孕育的;以乌鱼为例,每年冬至左右乌鱼在七星岩南湾以南约10公里附近产卵,牠们的幼苗就在向北回游的过程中,停留在南湾的珊瑚礁区,如果珊瑚礁区受到破坏,不止乌鱼的渔获会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台湾西海岸的渔业资源都会遭受损害。
除此外,观赏性热带鱼,甚至造成珊瑚礁的石灰质本身都是人们利用的对象。除了传统的渔业仰赖珊瑚礁生态系,新兴的生态旅游也在恒春半岛蓬勃发展。浮潜就是一个年青人非常向往的活动。
第一次尝试此种活动的人,无不为珊瑚礁的艳丽、多变,叹为观止;谁又能想到在蔚蓝的海面下,竟然像是创造万物的培育场,有着千百种生物等待人们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台湾基隆和澎湖列岛均有质量好的珊瑚。
http://www.029zb.cn/Index.html
200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