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大学系列信息(5)  解放前河大农学院海归教师

(2010-03-29 17:55:32)
标签:

留学

河南大学

林学

金陵大学

吴肃

杂谈

分类: 社会杂侃与热点分析
材料五: 解放前,仅河南大学农学院就有五十多位"海归教师",附名单与简历
  
  王直青(1887~1958),名金吾,河南安阳县人,清末秀才。1914年,考取公费留学欧美资格,并赴柏林大学攻读农学。1916年转赴美国,先后在伊利诺、维斯康新、弗罗里达、佐治亚等大学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为留美四大植棉专家之一。曾历任中州大学教务长,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河南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系主任、院长。
  吴肃(1871~1923),字一鲁,河南固始县人。1901年,在河南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毅然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农学专业,1905年获学士学位。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林学硕士。1918年,应聘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德语、英语两科教学。后留德成为博士的张静吾、阎仲彝、鲁章甫、武剑西都曾聆听过他的教诲。1923年,吴肃因对军阀统治和无端迫害强烈不满而自杀.
  万晋(1895~1973),字康民,河南罗山县人。我国著名的农业教育家、林业与水土保持学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第一届英文班学生,1918年以公费留学资格赴美留学,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1927年8月开始长期执教于河南大学农学院,并担任农学院院长等职。
  郭须静(1890~1933),字厚庵,河南唐河县人。1920年12月15日与何长工等人一起,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凡尔赛园艺专门学校专攻园艺,1924年应聘到开封中州大学任教。他把从法国带回的珍贵名产香蕉苹果、玫瑰香葡萄接穗引种到河南,并逐渐推广到大江南北和西北高原。1929年改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并任南京市公园管理处主任 
  郝象吾(1898~1952),字坤巽,河南武陟县人,中国基因遗传学理论的传播者、农业育种学专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8年公费出国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任河南大学教授兼农科主任、农学院院长、理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教务长等职。1943年4月,在极其艰难情况下,发表学术文章《演化倾向与育种方法》。1945年8月,完成专著《演化与优生》。并在校内开设《优生学》课程,是现代中国较早提倡优生的学者之一。1949年下半年,复旦大学任教。
  王陵南(1898~1984),名琸,河南西华县人,著名园艺学家。1915年,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攻读农科,研究园艺学,取得农业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昆虫学”、“生物遗传学”,获硕士学位。1927~1930年任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教授、主任。1932~1938年任河南省农业局局长,同时兼任河南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学术界把王陵南和李先闻的生物遗传学研究成果,称为“王李学派”。 
  涂治(1903~1976),字策三,湖北黄陂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植物病理学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公费赴美国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和作物育种,获硕士、博士学位。1932年应聘到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并担任农学院院长2年。 
  陈植(1899~1989),字养材,上海崇明县人,著名林学家。1919年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1926年担任总理陵园设计委员。抗日战争以前,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
  王鸣岐(1906~1995),名凤岗,号济熙,河南滑县人,著名生物学家。1928年考入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森林系,193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1937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解放后,任东吴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潇然(1903~1999),河南偃师人,著名翻译家、经济学家。1915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30年秋到日本东京学习,1932年春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院国家学系学习,1936年春毕业归国, 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农林厅副厅长兼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1954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吴绍骙(1905~1998),安徽嘉山县人。1934年考取安徽省留学欧美公费生,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农学院,在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海斯指导下深造,获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院教授,1949年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仇春生(1886~),浙江鄞县人。曾获美国葆灵大学硕士学位等。后应聘到开封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教员。他要求学生极严格,是当时河南教育界有名的严师。正因为有了这类严师,才养成了预校良好的教学风气。
  潘慎明(1887~),江苏苏州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1948年10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曾任东吴大学教授。
  贾瑞生(1891~1967),号祥云,河南信阳人,日本帝国大学毕业,1936年到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曾任河南省林务局局长。
  李燕亭(1893~1964),名长春,字燕亭,河北定兴县人。1923年毕业于美国罗省公立图书馆学校,同时获得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24年在中州大学文科主任冯友兰的推荐下,到中州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化学教授。任教后积极传播近代图书馆的理念,他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及奠基人,还曾作为化学教授任河南省化学学会副会长。
  赵连芳(1894~1968),字兰屏,河南罗山县人,水稻遗传育种学家。1923年获美国依俄华农工学院学士学位,后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作物遗传育种,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是年夏去康奈尔大学研究细胞学。1928~1935年先后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1949年赴台湾,历任农林部技监、台湾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贾成章(1894~1970),安徽合肥市人。1927年获德国明兴大学(今慕尼黑大学)林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东北大学农学院教授,西北农学院教授兼训导长。1950年至1957年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河南农学院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章君瑜(1896~),别号守玉,江苏吴县人,日本国立千叶高等园艺学校毕业,曾任西北农院、中央大学教授,1948年8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园艺系主任。
  彭谦(1896~1960),字同生,湖北黄陂县人。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土壤学与哲学博士学位,曾从事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盐碱土改良与多种植物营养元素根外追肥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成绩卓著。1931年来前河南大学任教至1937年,1946年彭谦先生又来校任教,1948年随校南迁苏州。
  沈文辅(1899~),浙江杭县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经济硕士,1948年8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
  刘同圻(1899~1965),浙江宁波市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系。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农学院攻读园艺专业。1924年获得硕士学位,又在澳洲利极农科大学继续研究工作。1950年,调河南大学农学院。
  路葆清(1899~1964),别号仲乾,河南辉县人。获美国爱欧瓦州立农工大学畜牧部学士学位,美领菲律宾大学研究科毕业。1928年起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畜牧系主任、推广部主任、农业实习学校主任。
  冯克毅(1900~1943),字紫岗,河南南阳人,著名经济学家、农学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文科,并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1921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农业经济硕士学位。1928年归国,任重庆政治学院教官。随后,受聘为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32年,回到母校,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栗耀岐(1900~1983),山西崞县人。1919年赴日本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日语,1921年至1927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实科、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本科攻读林学专业。1927年毕业归国,历任山西大学农学部教授、河南大学森林系教授、副主任等职
  李先闻(1901~1976),四川江津县人,细胞遗传学家、作物育种家。1915年,考取四川省保送名额,进入清华预备学校。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赴美国留学。在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园艺,又在康乃尔大学研究院专攻遗传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中央大学、东北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等农学院教授,其间曾一度自费去日本深造,学习蚕业改良。1954年被任命为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长。1945年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荫桢(1902~1992),字构堂,河南永城县人。1917年8月考入预校第二届英文科。1922年7月考入金陵大学理学院,三年级时转东南大学文学院, 1927年本科毕业。第二年考取留美研究生,继续兼治文理两科,并先后获得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农学硕士、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时期,在校讲授植物生理学。1933年任河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为农学院开设农学专业课和哲学选修课,把文理互通的学术观点引入河南大学。
  沈学年(1904~),原名宗易,浙江余姚市人,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1945年8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 
  陈振铎(1904~),别号宗宪,昆虫学家,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1936年春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兼任农学院农技推广处主任,在河南大学农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3年。
  田叔民(1906~1983),河南上蔡人。19岁时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凡尔赛园艺学院,攻读园艺学专业。1931年毕业于凡尔赛园艺学院,获硕士学位后即被导师举荐到布列安诺布劳园艺场实习、深造,法国农业部授予他园艺工程师职称。1932年3月辞职归国, 1940年被聘为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
   陈显国(1906~),广东人,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1941年担任河南大学教授兼农学系主任。1948年旅台后在台北市任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他是国际著名的土壤学专家,长期兼任国立河南大学旅台校友会理事。
  黄希周(1906~),别号菊逸,日本鹿儿岛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1933年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教授。1948年旅居台湾,历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一蛟(1906~),河南人,金陵大学毕业,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前在河大农学院任教,讲授农业经济学。1945年至1949年在华中农大农经系任主任。
  许振英(1907~1993),山东武城县人。著名畜牧学家和动物营养学家,1907年4月12日出生。13岁考入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1927年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农学院,1929年获学士学位。1930年就读于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院,1931年获硕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先后于河南大学农学院、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业大学执教约60年。
  蔡继贤(1908~),浙江吴兴县人,美国意利诺大学农科硕士。1948年10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兼任教员,讲授畜牧。
  陈伯川(1909~),北平中法大学毕业,留学法国,毕业于格里诺大学,法国中央工业实验所技师,1946年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
  臧广田(1911~1985),辽宁蓋县人。1930年赴日本留学,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院兽医科学习,1933年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畜产学部。1949年3月参加革命后,任哈尔滨东北农学院、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萧位贤(1912~1995),广西鹿寨县人,1937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系。1942年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杨庆门(1913~1984),别号衔晋,浙江嘉兴县人。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森林系,获学士学位。后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助教、讲师。1945年留学美国,在美国耶鲁大学林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提前归国,任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1948年回到河南大学,任农学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同济大学、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
  陈孝治,字伯平,河南汝南县人。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科毕业。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时期任园艺系教授兼农场技师。
  钱养浩,字仲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毕业,在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时期讲授畜产、肥料、气象、地质。
  吴景美(心甫),福建人。美国爱沃瓦大学农学学士。曾任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教授、河大农学院教授。
  林世泽,美国爱沃瓦农业大学农学硕士。曾任东北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李达才,江西安福县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曾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保定农学院教授,台湾省立农学院教授、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谷子俊,日本东京大学毕业,曾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畜牧系教授。
  黄以仁,日本东京大学毕业,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教授。
  邵德伟,日本鹿儿岛大学毕业。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讲授造林学、狩猎学。
  栗显倬,湖南人,留学美国,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场主任。
   陈佑进,留学美国,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何一平,美国纽约萨瑞苦斯大学硕士,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鲁祖周,河南新野县人,比利时鲁文大学毕业,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杜洪作,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前在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讲授造林学原理、森林计算和利用。
  孟守真,河南安阳县人,留学法国,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郭培学,河南孟津县人,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前曾任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