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千年古村杨源贫困乡村古代建筑文化徽派建筑旅游 |
分类: 观点杂谈 |
杨源乡位于政和县的东南部,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是政和的五大贫困县之一,2012年开通高速公路以后才有了改善,原来县城至杨源的行车2小时,现在只需30分钟,你看,远处的武夷山至宁德高速公路从该乡的上方划过,算是福建省海拔最高的路了。乡里有一个高速出入口,一进入乡部所在地,就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村,村里的民居夯土墙古色古香,纯朴自然,古韵悠悠,中国古代建筑的原始夯土技术在这里被完整保留下来,这无疑是一大珍贵史料,无疑也是拍摄的极好题材。古村与乡部同名同姓,都叫“杨源”,老子和儿子同名。
今年的夏天是胡来的高温炎热,整个天都变脸了,街上的潮女被热得越来越露,后背几乎一丝不挂,好多搞摄影的发烧友都乘机跑到大街上或大海边去抓拍裸露的潮女了,金树林建议你倒不如来此拍拍这裸露的漂亮民居古墙土房,原始的古代夯土墙。而且,这个地方很凉快,夜晚不用开空调,还得盖上被子,一个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这是乘着早上日出的时候出来溜达拍拍的,最理想的光线,蓝天白云下的土墙纯朴清新,给人一种可靠的感觉。
古村里头有一条“九曲小溪”,由北至南从村子中间穿过,古民居的夯土墙房临水而建,具有浓厚的水乡风情。


蜿蜒曲折的九曲小溪里生活着很多很多年长鲤鱼。据说,因古老的村规规定:“偷抓溪中鲤鱼者,一律罚款二千元或宰杀两头猪。倘若发现溪中鲤鱼死亡都得将其放进溪尾的鲤鱼陵(英节庙旁)中。”所以几百年以来,溪中的鲤鱼倍受乡亲们宠爱,变得纯真无邪,随意扔下一片饼屑,就涌来一群,毫不担心被人一网打尽。还有更胜一筹的传说,在溪里戏水的鲤鱼都是神鱼,凡是来此喂食过它们的宾客都会行好运或仕途升迁,古今都是这样的。

当然了,杨源乡的民居夯土墙不止杨源村一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都是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木是古民居的主材,民居的夯土墙技术是这个地方的地域特色。翻越这座偏远乡村的宝剑峰,穿过峡谷中的雾中桥,我们一路依旧可以发现这样的民居土墙房群落,且都是选址布局考究,错落有致,精致极美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制产生于巢居和穴居时代,形式多样,这里的屋顶层层叠落,有悬山或硬山的,体现了这个偏远山村纯朴的建筑风俗习惯。
这样单体庞大的土墙壁毫无任何立柱与横梁支撑,竟然可以经受风吹雨打,经久不衰,百年或千年不倒,比起现在城市建筑的“房倒倒”,是不是令人刮目相看呢,堪称古人营造土房的一大绝技呀。

现在,好多地方的政府都是巴不得拆旧建新,热衷于旧貌变新颜,大搞政绩工程,可是这里的地方政府却在进行抢救性保护,进行修旧建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这座千年古村,恢复或还原千年古村的容貌,值得学习鉴赏呀。
对面的山下就是著名的鸳鸯溪,闻名于世的白水洋风景区就在附近的山脚下面,下山行车20分钟左右便可到达。
赠送一道福利大餐吧,你看看,两个小朋友依旧夜深不归,不回家念书,而是在此饶有兴趣的戏狗娱乐。其实,这是一种天真无暇的童趣和童心,给这个纯朴的古村添加了一道风景线。她们现在怎么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