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早餐后,游轮停在了佛特娜湾(Fortuna
Bay).岸上陡峭的山峰上覆盖着片片白雪,一条大冰川倾泻而下.海滩上散布着一群群的毛海豹.几个玲珑剔透的小冰山在海上漂浮着.



橡皮艇把64名参加步行的游客送上了岸.我们将从这里开始直线距离5公里,上下高度300米的步行,循着沙克尔顿爵士求救的足迹走到司特罗姆尼斯(Stromness)捕鲸站.探险队员们在海滩到山坡之间的毛海豹中间找出了一条安全通道,游客们在约翰.斯帕克斯的引领下踏上了征程.


开始的一段走在嫩绿柔软的草坡上,脚下的感觉就像是行走在地毯上,很舒服.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高度的增加,脚下的草逐渐变成了碎石.这些碎石是由冰川在漫长的岁月中刻蚀而成,有些非常尖利,因此走的时候需格外小心.



走到高处回头再看海湾,群山,冰川,游轮,冰山与整个海湾构成一幅漂亮的风景画.


坡顶上残留着片片白雪,融化的雪水汇集成小溪,流入一片洼地而形成一个清澈的小湖.



过了小湖不久就到达了山顶.向下望去,一个漂亮的海湾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司特罗姆尼斯捕鲸站的所在地---司特罗姆尼斯湾.海湾岸边那些早已废弃的捕鲸站的房子隐约可见,我们的游轮也已停泊在那里.胜利在望啦!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儿不假.当我们开始下山时,立刻感到这里的下山不是一般的难.一是坡度比上山时的陡,二是根本没有路,第三,也是最难的,整个山坡上都是被冰川运动刻蚀下来的碎石,很不稳定,一脚踩不稳就可能滚下山去.我们小心翼翼的按着前边的人踩出来的痕迹走.但很多时候前边的人已把碎石踩的更加松散,已无法落脚.我们不得不时常自己找路往下走.

历经艰险,终于从碎石坡下到了下面的草坡.我们停了下来,喘口气,歇歇脚.当我们再回头看后面的游客时,发现有一帮游客根本就没按照带路人选择的路线下山,而是从残留的积雪上滑下山来.这倒是个挺有创意的方法,既快又省力.


本以为到了草坡就好走了,谁知道这草坡比碎石坡好不到哪儿去.湿润的草皮滑的像青苔,一不留神就可能滑个屁墩儿.从草坡上下来,走上一片河滩地.河的上游不远处有一条漂亮的瀑布倾泻而下.据说,当年沙克尔顿三人下山时,实际上是走到了这个瀑布顶上.由于瀑布两边的山坡陡峭,三人索性就顺着瀑布跳了下来.
当我们继续向捕鲸站前进的时候,意想不到的在一个远离海岸的小山丘上看到一小群正在孵蛋的金图企鹅.


正在我们兴致勃勃的观察孵蛋的金图企鹅时,突然,从远处传来急速的奔跑声,随着声音一群驯鹿(Reindeer)顺着山坡跑了过来.我们运气不错,居然看到了驯鹿.在来南佐治亚岛之前就听探险队员介绍过,早年的捕鲸者把驯鹿从北半球带到了南半球,放养在南佐治亚岛.因为没有天敌,环境和气候又与北欧相似,因此这些驯鹿生存了下来,而且数量在逐渐增长.但由于这些驯鹿不是本地的动物,是人类从外面强行引进的.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将会对本地的原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离捕鲸站越来越近,野生动物也逐渐多起来.除了零星的王企鹅外,最多的就是毛海豹.当我们走到一条小水沟旁,刚刚跨过去的时候,一只雄毛海豹突然从对面叫着冲过来,离我们只有几米远,着实吓了我们一跳.我和太太以及另一名游客急忙退回到沟这边.这只雄毛海豹也跟着冲到沟这边,然后一屁股坐在沟沿上不动了.原来,这条小水沟是这只雄毛海豹的地盘,它刚在沟对岸赶走一只入侵的雄毛海豹,看到我们过来,就把我们
也当成了侵略者.过了一会儿,等它情绪稳定下来,我们小心的从它旁边绕了过去.

保护地盘的毛海豹.
走到海滩时已没剩多少时间去参观废弃的捕鲸站,我们只在远处看了看,然后乘橡皮艇返回了游轮.午餐前游轮拔锚起航,沿着海岸线驶向下午的登陆点.岸边漂浮着零零星星的冰山.

下午3点多钟,游轮驶进了格瑞特威肯港湾(Grytviken
Harbour).在这个海湾有废弃的捕鲸站,有英国的南极渔业研究站,有博物馆,邮局,教堂,有英国的海事办公室,最特别的是,还有一个小墓地,里边安葬着因心脏病发作在这里去世的沙克尔顿爵士.
橡皮艇把我们送上了岸.在约翰.哈瑞森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小土坡上的墓地.除了沙克尔顿爵士,墓地里还安葬着63名早期的捕鲸人和捕海豹人.沙克尔顿爵士的墓是在墓地的最后面,一方粗砺的花岗岩墓碑,简单的刻着他的生卒年月,倒很符合沙克尔顿爵士的传奇经历.人们将沙克尔顿爵士头朝南,朝着南极方向安葬在这里,而墓地里其他的死者都是头朝东安葬的.在沙克尔顿爵士的墓碑前,伽瑞给每一个人倒了一点威士忌.约翰.哈瑞森宣读了一篇感人的颂文,然后大家一齐举杯向沙克尔顿爵士致意.



随后我们参观了废弃的捕鲸站.这个捕鲸站是由挪威人卡尔.安通.拉尔森(Carl Anton
Larsen)于1904年建造的,是南极水域的第一个捕鲸站.从一座座破败的厂房和储油罐,锈迹斑驳的机器和设备,可以看出当年这里的繁忙.一艘弃置的捕鲸船搁浅在站前的海滩上.在每一处主要的厂房和设备前都有一个介绍牌.
分解鲸鱼的大平台
化鲸油炉
鲸油分离厂
储鲸油罐
弃置的捕鲸船
一座白色的,整修一新的挪威教堂坐落在捕鲸站后面的山脚下.这个教堂也是卡尔.安通.拉尔森建造的,于1913年建成.直到1931年,一直有神甫住在教堂里.现在,教堂也偶尔用来举行一些宗教仪式.据说,每年都有几对新人从世界各地来这个教堂举办婚礼.



南佐治亚岛捕鲸博物馆(South Georgia Whaling
Museum)是由当年经理的房子改成的.博物馆很精致,里面除了展示南佐治亚岛上捕鲸业,捕海豹业的历史外,还展示了岛上的野生动植物.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进门房顶上悬挂的信天翁标本,那对伸展的大翅膀有3米多长.我两手平伸还是比它差了一大截.博物馆展示了捕鲸人的工具,生活用品等.一些历史照片展示了捕鲸人在捕鲸站的大平台上分解鲸鱼的血淋淋场景,看了使人心
情压抑.当年,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疯狂的捕杀鲸类,造成几个种类的鲸几乎灭绝.博物馆还展示了当年一家日本公司在南佐治亚岛的捕鲸活动.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早已放弃了捕鲸,尤其是在南极的捕鲸活动.而只有日本还在大肆屠杀鲸类,甚至还到国际上禁止捕鲸的南极地区捕鲸.
当年探险队的装备
当年的电影放映机
当年的电台
当年在岛上的日本公司
出了博物馆,看见那些肥肥胖胖,十分可笑的象海豹,驱散了不少阴郁的情绪.


当我们回到游轮时,甲板上飘来阵阵烤肉的香味儿.厨师们在观景大厅外的甲板上架起了烤肉架,架上烤着牛肉,鸡肉,猪排骨,香肠和鱼块.大厅里面则摆放着沙拉,水果,点心,和蛋糕.

今天晚上,船上安排了一个特殊的烧烤晚会,请来格瑞特威肯港湾所有的工作人员,英国的海事官员,和临时住在此地的修路队的工人,与船上所有的人共进晚餐.整个观景大厅热闹非凡,一对夫妇带来的两个小男孩兴奋的在大厅里不停地跑来跑去.晚餐后,探险队员焦尔(Joel)弹起电子钢琴,约翰.哈瑞森和焦尔分别演唱了歌曲.随后,一些兴致勃勃的舞迷在大厅里边跳起了舞.

因我们不是舞迷,所以提前离开了大厅,趁着游轮停在港湾不动的机会睡个好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