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若耶溪
(2009-02-09 14:57:41)
标签:
南风今名北风嘉泰会稽志郑弘若耶溪文化 |
绍兴若耶溪
神秘而古老的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今名平水江。发源于峨嵋山茅秧岭,溪口在绍兴城南稽山桥,全长23.5公里,集雨面积136.7平方公里。
若耶溪是绍兴稽北丘陵流入山会平原的最大溪河,若耶溪承载着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古籍上也多有记载,如禹得天书、欧冶铸剑、句践种葛、西子采莲、葛玄学道等。而关于以“朝南风,暮北风”为规律的郑公风的传说,便是其中极其生动和风趣的一例。<BR><BR>传说中的主人公姓郑名弘,字巨君,东汉会稽山阴人,是西汉首任西域都护郑吉的从孙。郑弘初为山阴县灵文乡啬夫,后因太守第五伦赏识,召署会稽郡督邮,举孝廉,历任驺令、淮阳太守、尚书令、平原相等职,元和中拜为太尉。郑弘年少时,以清节自律,采薪为业,常从若耶溪出入于会稽山中。一次,郑弘砍柴路过溪边,拾得一箭。不多会,有人来寻箭,郑弘当即把箭归还于他。寻箭者见其诚实不欺,聪慧可爱,便问郑弘希望得到什么?郑弘识其是神奇之人,便如实相告说,经常遭受若耶溪中运载柴草不便之苦,但愿若耶溪清晨起南风,傍晚吹北风,以利山里人运舟载柴货之便。神人点头含笑称是,飘然而去。此后,若耶溪中果然出现了这种如人意愿的溪风。其后,会稽山民长期依随风势运舟,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此风因郑弘而起,便被呼作“郑公风”,又称“樵风”,这一段水路也因之称为“樵风泾”。孔灵符《会稽记》、郦道元《水经注》均有记载。<BR><BR>若耶溪上“朝南风,暮北风”为仙人所赐,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这一自然现象是确凿的。其造成原因是:东汉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古代著名水利专家马臻到会稽任太守,在其主持下,建成了绍兴历史上第一座高坎中型滞洪水库———回涌湖。回涌湖的坎址在若耶溪下游的溪口,堤长1100多米。回涌湖建成后,拦截了若耶溪上中游来水,形成了一个水面面积约8.56平方公里的狭长蓄水库,库尾一直到今平水镇附近。由于水库北段库面较宽,上丘低平,旭日映照较早,同样,温升及蒸发也早;而南部山区,群山耸立,光照相对较迟,温差不同,形成朝为南风。傍晚,北部降温较南部为快,又形成暮为北风。郑弘在历史上是一位忠于职守、体恤民情、政绩卓著的名宦,在越地颇有影响,又出生在若耶溪边,郑弘死后近20年,回涌湖建成,库区出现了比建库前更明显的“朝南风,暮北风”小气候,给当地运舟采薪带来便利。越人感念郑弘的功绩声名,又不忘其贫寒伐薪时的心愿,便把这一现象附会成是郑弘给大家带来的好处。<BR><BR>据方志载,会稽山、若耶溪一带还有着郑弘的诸多遗迹。在绍兴古城东南十五里樵风泾畔山麓,旧有郑太尉庙,《嘉泰会稽志》卷6载:“郑太尉庙,在县东南一十五里,庙之下即樵风泾也。”城东南三十里,又有郑弘山,《嘉泰会稽志》卷9载:“郑弘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在五云乡,还有郑公宅、郑公泉等古迹,《康熙会稽志》卷5载:“郑公宅,在县东南若耶溪侧。”《嘉泰会稽志》卷11载:“郑公泉在县东南五云乡,去葛仙翁钓矶为近。”又有地名曰“沉酿川”,《嘉泰会稽志》卷10载:“沉酿埭,在县南二十五里若耶溪东。”这些古迹,今天均有待进一步考实。
若耶溪,今名平水江,是绍兴境内一条著名的溪流。溪畔青山叠翠,溪内流泉澄碧,两岸风光如画。
若耶溪位于绍兴县东南部。其源头在若耶山,传说有深潭。现深潭址已成会稽湖(即平水江水库)。<BR><BR> 千百年来,若耶溪曾吸引过无数诗人泛舟揽胜。李白曾有诗曰:“耶溪采莲女,见客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近年来,会稽湖度假区和水上游乐区已建成开放,并有了较高的知名度。而毗邻的云门寺、平阳寺更是绍兴寺庙文化中的精华,尤其是“无尘寺”之称的平阳寺。干净如洗。堪称古建筑中的一大奇观。<BR><BR> 今日若耶溪,湖山锦绣,野趣横生。游人来此休闲度假,大可一洗尘埃,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无限乐趣。岁月如流,灯火交辉,又是一年腊月时节。经
清晨,当你站在大坝或山岗上,极目四望,绵亘十余里的平水江水库(现名会稽湖),似一块欣长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的怀抱里。每当红日初升,万道金光普照水面,立时点点金鳞,闪闪跃动,微风吹拂,群山起舞,山因水而动,水因山而清。使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寺前村上,有一座老庙,叫做广
庙,一问当地人,都知道。于是沿溪而下,一路走 在小溪边上。
若耶溪有不同于又不同于剡溪
又不同于剡溪。若耶溪更有烟气,溪水到今天还浇灌着良田。当地人给它换了名字,叫做平江,可是风景依旧美。一路沿真平江走,水在冬季有点干枯,能看见温柔的河床。大路通向大坝,来往的车辆不太多,溪边和山破上随处种满了瘦竹,有时候潜入竹树里,走到水边。若耶溪的泥土极松软,想9踏在云里看风景。
若耶溪还在铸剑地。
《越绝书》曰:薛烛对越王说:若耶溪而出铜也,古欧子所。
《战国策》云:固若耶溪以取铜,破 山而
出锡。
那一乃年,楚王召见胡子,问,“寡人听说吴国有干将,越国有欧冶,请这来年感为为寡人铸剑,好吗?”风胡子点头。他起行拜见这两为当世的铸剑名家,世上就多了两把宝剑,一为龙渊,一为太阿。若耶溪就是
欧冶子的铸剑地。这里曾是越国宝剑的锋芒破空而出。
据说平水铜矿附近还有铸埔山,欧冶大井的遗迹还能看见。当地老人说,山是有的,在当地叫做“铸埔 ”,是个小村庄,做落在平江边,旁边是上
溪的下游。铸剑的痕迹不在了,只留下座山,一个故事,和一个村子的名字。不过,举世罕见的越王句践青铜剑,至今仍可划破20多层纸,锋利无比。这可是真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