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IPAD、IPHONE已经深受小朋友的喜爱,从“植物大战僵尸”到“愤怒的小鸟”再到“小鳄鱼洗澡”N多游戏让孩子们很是痴迷,被誉为“孩子的保姆”“家长的杀手锏”。小朋友们在一起交谈的也大都是这些...起初我也担心孩子玩这些游戏会上瘾、伤害眼睛、自己不会把控时间等。但也想让孩子通过玩游戏建立起来时间规则,尊重孩子的这一爱好,于是和孩子商量后建立了玩IPAD规则:
一、周一至周四不可以玩游戏,可以用IPAD下棋。
二、周五晚、周六、周日在家的时间可以玩游戏,但是玩半个小时必须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可以接着玩......
三、晚上九点半以后不可以玩游戏。
四、如果上面的规则没有做到就会受到惩罚。惩罚减少一天游戏时间。
规则制订下来后就开始执行,起初的一段时间执行起来很是不顺畅,每每都要上演一部小插曲,这时我都会说:“时间到了,千木一定会控制好的,妈妈相信宝宝说话算话”,我这话一说,他再不情愿也会关掉手中的IPAD。这时为了转移他的不情愿情绪,我就会和他玩他喜欢的活动—打篮球(楼下经常没有人,幸运!)。这一玩就会忘记玩游戏的时间,每每都会过一到两个小时,这时孩子又提要玩游戏,我痛快的说:“宝宝遵守时间,妈妈也说话算话,你自己玩去吧”。反复强调几次下来,孩子的自控能力就提高很多了,以后我都不用说他到时间就会关掉。
千万不要浪费双休日的大好时光,孩子的本性就爱到大自然中玩耍,让他们自由的玩耍吧,IPAD的事情早忘一边了,回到家要是想玩的话,高声对他说:“这是你的时间,你可以自己安排,妈妈相信你会安排的很好,妈妈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听着他愉快的回应着“嗯”后,我很欣慰。
IPAD我从来不藏起来,就在桌子上放着,有时我还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我相信孩子会做到,即便偶尔也会手痒,但都坚持住了。
有时来情绪了也会发牢骚,就在前几天,要关IPAD时他发牢骚:“为什么有规定啊?”、“凭什么就得遵守规定啊?”、“为什么有时间啊?”、“怎么总是保护眼睛啊,真麻烦”、“跟你生活真是麻烦”。一大串的不满情绪在那一刻全发泄到了我身上,一句句被质问的话语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但那时我没有生气,我知道孩子是在发泄情绪,我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高兴时就可以哈哈大笑,难过时就可以放声哭泣。我跟孩子讲:“每个人都有情绪好的时候,也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你有权发泄你自己的情绪,但不要伤害到别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为他人着想等问题以后还会写心得)。
孩子的行为规范及规则感的建立,不是几天或一段时间主能建立起来的,是需要家长自身素养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形成的。家长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现场直播,直播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及人格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