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累了一天。
上午课三个小时,下午课三个小时。时间虽然不多,但是讲的内容却不少。
上午是宝宝通通的课。虽然是一年级,现在的教学重点已是三年级新知识与二年级复习兼顾。所以讲了两讲三年级奥数之后又复习了5讲二年级奥数强化训练中的疑难题。两个小家伙学的津津有味、玩的也兴高采烈。尤其是通通,休息时跳得舞很有节奏感;而宝宝,则用笔筒里的20几只铅笔搭了一座宝塔,很有创意……
下午是myc和zcy的课,两个新组合的小家伙进入学习状态很快,一次课竟然学了4讲半,以致家长接孩子时我对zcy妈妈说:“留的作业要根据孩子情况酌情完成,压的太多孩子会不适应。”
一天下来虽然累,但是和孩子们愉快互动,看到精心准备的备课内容能被孩子们接受吸收,那种默契,却是一种收获的满足。
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按照计划走。教学进度是弹性的。只要孩子们能接受就会向下推进,而面对接受慢的孩子,就要耐心引导、仔细讲解,甚至需要不断尝试变换教授的方式方法。不过老实说,备课准备的知识点如果孩子们不能很好的掌握,我总是会感到很伤心,尤其是有的孩子不是因为接受力慢、而是因为根本不用心听……。相比较起来。我更希望孩子能进步的快一些……
说来有趣,这几天接连接到几位家长电话,诉说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上课时能有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导和训练。
上课时,和yzx聊了学习目的与学习习惯问题,又聊了如何看待学习分数与学习奖励的问题。通过聊天发现孩子是懂道理的,只要有老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又和zcy聊了平时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和考试成绩的关系。告诉孩子学习要踏实的道理。
jf同学在学校有咬东西的习惯,被老师批评。有几次课上也把铅笔咬得遍体鳞伤。经过开导,最近两次课已经能一次也不咬了。
……
道理要和孩子们讲,但是如果孩子太皮沓,严厉训诫的手段也是必要的。规矩的建立不一定都需要严厉的措施,但是没有严格的要求是一定不会有规矩的,尤其是靠哄是哄不出规矩的。例如,宝宝通通的进步都经历过“立规矩”的过程。
有时我也在反思,是否有更好的手段、教育方式能代替严格的要求呢?虽然家长送孩子来的时候都会说:“您一定要严格要求”,但毕竟孩子和家长在心理上对教师的“柔和教育”比起“严厉教育”更容易接受一些。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