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本是无情物 化尽丹心更养心(阿亮)
(2011-10-27 08:58: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学:人大附中早培班的事情— |
文章本是无情物化尽丹心更养心
作者:阿亮(人大附中小五班语文老师)
原文地址:http://rdfzao.blog.zhyww.cn/archives/2011/2011102521848.html
其实文章的主题--情感和思想,从来都不是“文”的!“文章本身”其实没有什么情感和思想!诸位,读到这儿您是不是要反对我了?老师明明耳提面命:写文章要情感真实、细腻,最好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效果。
但我再说一遍,“文章本身”没有情感和思想!文章本是无情物!
文章本身所有的情感和思想属于“人”!属于“作者”的,属于“读者”的!
也就是说,你想写一篇有思想、有情感的文章,前提是“你”必须有!--有思想、有情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人怎么才能有思想、有情感呢?
怎么才能有“善良、丰富、高贵”的思想和情感呢?
三条路:一读书、二观察、三体验。
读书当然要读经典、读大部头、读一流作品,二流作品少碰,三流作品离得远远的!一个人阅读的高度、广度、深度往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广度和深度!所以,我决不推荐你们看《作文通讯》,决不推荐你们看满分作文,甚至也不推荐你们看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一个人的庸俗往往是阅读的庸俗导致的,一个人的空白也往往是阅读的空白导致的!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
在我眼里,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有上善若水,有大义如山,我说的一点都不虚,比如今天大家都在纸条上赞扬许笑翌为大家在音乐课上弹钢琴伴奏,这不论是对笑翌,还是大家来说都是一件“上上善”的事。我看到了19班同学内心深处不仅有大海的波澜壮阔,也有静谧港湾的细切温柔,你们连这个一个细节都能捕捉得到,而且有那么多同学在叙说,叙说得那么默默。你们的举动给了我开学两个月最大的鼓励、安慰和感动。
拥有一双亮的眼睛吧!只有内心世界的多彩才能炫亮外在世界的空白!
有些同学可能有所失望,讲了这么一大堆,才“有可能”。其实我都没谈“文”的问题呢,都是在说“人”。
文的前提是人,所谓人文素养,首要是人。
有了“人”的素养当然也不会自然就出来“文”的素养。“文”的素养也在训练、也在习得,那得靠课堂。这就是语文老师的职责!做人归你,我替不了,但我们能一路同行;作文一定程度上归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以自己十三年专业读书之功有责为你引一条明亮之路,当然所有老师希望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论是人还是文走得又高又远。
最后推荐周国平的《善良 丰富 高贵》,湖南人民出版社,建议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专为家长推荐《周国平论教育》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