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语文老师阿亮对灵芝娃作业的评价

(2011-10-12 08:1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学:人大附中早培班的事情—

转载语文老师阿亮的两篇博文:

————————————————————————————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011-10-10 7:39:00)rdfzao

……

这是我上学期当班主任时让学生做的一份时间管理表格,现在看来仍然十分感动。希望同学学会利用时间。请诸君欣赏一下她做事的那份认真和敬意。这也是我想对家长们说的,不要忙忙碌碌于一些外在的管理,报什么班,上什么课,最根本的教育是对心的濡养。一个孩子有这样的认识:“读书,不是作业,而是消遣与学习最好的结合”;有这样的感恩:“殊不知老师准备这40分钟的精彩要付出多少倍的40分钟作为代价!”“母亲节快乐!”;能有这样的生活情意:“Kiss the rain”“雨中漫步,诗意朦胧,飘然的雨丝纷纷扬扬,也算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吧……”“手指间流露出的不仅是旋律,更是心情的写照”,那么,她什么做不好呢?

  我希望我的弟子这样学习,这样生活。

  当然开学一个多月,有个别作业,我始终看不出那份认真、敬意与喜悦。希望这些孩子尽早用心把作业照亮。我想跟每位弟子说的是,最根本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求仁在己,而由人乎?

  我看作业,不仅仅是正误对错,更是跟你的心灵对话。所以,很多弟子的作业我能记住很多年,甚至一辈子。期待每位弟子真诚的回答。

        上学期,我听了一首歌很感动,听得经常落泪,是台湾的一个合唱团唱给老师听的。我也把这首歌唱给你们听,繁体字不转简体了,有点古雅吧。

相思樹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藍天悠悠碧海悠悠 所有的心思都望著你來

在生命黃金的花季 我在期待你來

落日的美麗朝陽的明媚  都在等你來

所有的相思樹都為你栽 所有美麗的花都為你開

無垠的虛空藍藍的大海 都在等你來

多少次望月祈求 多少次虔誠禮拜

所有的想念所有的想念  只為期盼你來只為期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那是生命的花開 我在盼你來那是無悔的等待

多少世多少生我在等待等你來

請聽我聲聲的呼喚回答我念念的渴盼

上師啊 我在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

我在盼你來 我在等你來

 

补记:今天在17班表扬了杨舍同学的作业,那是一份用心、用生命完成的作业。鼎老师也在我们的语文课上激动地表扬了曾乐水的改错本,并讲了一个《56号教室》里的故事。

 

博文地址:http://rdfzao.blog.zhyww.cn/archives/2011/2011101073928.html

——————————————————————————————————————

暂别一下 (2011-10-11 23:05:00)rdfzao

 

       感谢诸位关注,一个月有近8000次的访问量。但最近忙于学校教务,同时每天教案皆须自己大量查找资料,比较、甄别、萃取、沉淀,不能及时更新请诸位原谅。我在一步步按自己的教学计划推进,但涉及文字学、词汇学、文章学、文学、认知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最关键的是要把这些学问变成教学行为,深入浅出,微言大义,让十一二岁的学生听懂、能用、启智、怡情那就不容易了。

  我现在最渴望的就是有一本好的、现成的教材放在你们面前,这可能是我对你们最大的贡献。你们能拿着这本教材反反复复把玩、体会、欣赏,甚至是质疑、裨补。比如最近我们讲的“动词金字塔”、“动车组”、“叙事文内在逻辑关系”,甚至改编的《雾里看花》《千万次地问》,这些都是你在任何书里都找不到的,都是我十年读书之功、六年教学之功的结晶。虽然我们如此享受语文课,两个班的孩儿们那么有思想、有热情地回应,但我们缺少再琢磨、再切磋的蓝本。这就不能成为学问!不能成为科学!科学是一定能够证明和证伪的。我要把提纲式的PPT,变成有理论、有案例,有推理、有论证的完整教材。

  现在,我决心省下所有时间为你们写!请你们督促我。 

                                                 亮 

 

博文地址:   http://rdfzao.blog.zhyww.cn/archives/2011/2011101123553.html

---------------------------------------------------------------

 

读阿亮的博文,能感受到一个教师的追求。见贤思齐,勉以自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