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灵芝娃教育
灵芝娃教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1
  • 关注人气:1,09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话题:苦甜-课外班-掏钱-该揍

(2010-09-17 19:40:1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心得与杂谈
以下是引用jennywang在2010-9-17 14:34:00的发言:

感觉报各种班就是烧包啊!

其实不报也可以的,看看人家不报班的说法:

没报,多给孩子点玩的空间,以后大了玩得时间就少了,男孩子就要他多了解外面的事情,不能成为呆子让社会上的人欺负。 


以下是引用Xindy在2010-9-17 14:46:00的发言:

小姑娘真不错,学校舞蹈队能进去就一定进去。

你说的北京体育大学是不是北三环太阳园附近的?邻居的孩子一直学呢。你要是学上了艺术体操,可是比较辛苦呢。邻居家孩就在那上课呢,一星期上两次课,每次课3个小时。邻居也动员过我家孩去学,我觉得苦就没上。

另外我同事哥哥家孩子就是健美操特长进了有名的附中了,同事讲练得很辛苦呢。

 

以下是引用十年铸剑在2010-9-17 15:14:00的发言:

 

上面第二个帖子说的还是老话题: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

苦总是要吃的,只不过有的先吃有的后吃,有的早吃有的晚吃,有的拌在一起吃。

上帝很公平,

甜总是要尝的,只不过有的先尝有的后尝,有的早尝有的晚尝吃,有的拌在一起尝。

上面第一个帖子体现了悲观的人生观和消极的生活态度:人生是苦的,让孩子在吃几十年苦之前先乐几年吧。

殊不知,人要是先吃几年苦,也许会乐上几十年呢?

就说孩子玩吧,小学和小学之前能有意识的玩几年?充其量5、6年。

要是先不玩先学,然后奋斗到35岁退休,那能玩几年?大概3、50年吧。

这个例子只是拿玩说事儿哈,别上升到社会贡献什么的……

套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

 

以下是引用牵牵宝贝在2010-9-17 15:27:00的发言:
其实关键是爸妈自己怎么理解“玩”这个词

如果不能像trend honest他们这样带着孩子有意识的“玩”,那不如让孩子随大流报班找伙伴一块“玩”

不过我还是很坚定的信命

尽人事,听天命

没了

———————————————————————————————————————

 

以下是引用虫虫在2010-9-17 15:37:00的发言:
就是,要是个顶个的都是半仙,能掐会算,还费那劲干嘛。

非逼我轱辘:

现在苦学的不觉得苦的,那就是乐;

现在不苦学的将来也不当回事的,那也是乐;

现在苦学的,未必将来就会放松自己,苦学惯了的娃你就是逼他去耍,他也那样;

现在不苦学的,未必将来就苦不堪言,轻松惯了的娃你就是天天祖宗叫着或者吊起来打,他也那样;

淡定

福兮?祸兮?老祖宗早有定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这些事情呀,其实都是那句糙话总结的:皇上不急,那啥急。好听的说法么: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

 
以下是引用jennywang在2010-9-17 15:47:00的发言:
我们心很大,舞台却很小.

其实并不觉得报班孩子就有多苦,培训班孩子爱上,感觉他也挺快乐的.

但是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和别人取得一样的效果,就不得不反省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

当然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就另当别论了.

 
以下是引用牵牵宝贝在2010-9-17 15:52:00的发言:
你指的与是不报班的孩子相比吧?这个是没可比性的

第一,家长不一样,导致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完全的不一样

第二,孩子的资质特点不一样,导致显示出来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我认为这两点是孩子最后显示出来的大众意义上的“好”与“不好”的直接原因

而与是否报班完全的没关系

 
以下是引用jennywang在2010-9-17 15:56:00的发言:
我就是指学习上的,报班的孩子和不报班的孩子学习成绩没有很大差异.

那报班的意义是什么呢?

 

以下是引用牵牵宝贝在2010-9-17 15:59:00的发言:
可是没报班的孩子,他真的是在家里纯瞎玩儿看电视么?

他真的没在外面报别的不和咱们孩子一个地儿的班么?

即便他真的没在报班,可是他的父母自己教育得法,确实不需要报班呢?

 
以下是引用十年铸剑在2010-9-17 16:18:00的发言:
确实是这样的。

比如奥数,要说报班,灵芝娃只是2年级下学期上了宽高网校,和同龄孩子一比领先太多。在宽高网校3年级入学考试120多孩子中还拿到第一名特等奖,既然如此也就没再上。然后就是3年级下学期又到简明学校上4年级的仁华奥数特训课,成绩依然领先,期末考试综合成绩第一名。

虽然灵芝娃没一直跟着奥数班走,但不等于没有在学奥数。他在二年级一年就自学了3、4、5年级的奥数,三年级复习巩固4、5年级奥数,现在四年级在学习6年级奥数,那么在奥数班上的表现就是必然了。

————————————————————————————————————————

 

以下是引用虫虫在2010-9-17 15:59:00的发言:
见仁见智吧

家长的心态还是要摆正,成败是论英雄的尺度,但,人生不是光有成败,人活着不是光来世上来论成败的。否则,小了说,影响自己心情,大了说,给孩子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花了时间和精力的,总有收获,就像娃就学的那位合唱团的老师说的,练习视唱的肯定不是都会在音乐方面有造诣的,甚至,多数都不是从事这方面职业,但,在孩子的心中,是种下了音乐的种子,也许,这个种子在他长大后的某一天萌发了,也是好的。

家长注重效果,很正常,“老子花钱花时间,你整的还不如人家不花钱的。。。。”,呵呵,何苦呢。

还有很多比报班能拿级更重要的,是否家长们关注了呢?

孩子学任何时候的态度如何?毅力如何?遇到挫折时候如何?坐姿如何?等等。。。。。其实,我看十年铸剑的帖子更多的是钦佩他在这些方面的努力,这才是做家长真正应该花大力气关注和塑造的,否则,我们就只是个掏钱的。

 

—————————————————————————————————————————

 

以下是引用牵牵宝贝在2010-9-17 15:16:00的发言:
太阳园附近的是首都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在上地那边

其实学啥不苦啊,关键是家长自己别一副怜悯态度认为孩子过得苦哈哈的就行

所以我总说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态

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业甚至课外班的态度积极

那么孩子对待学业与课外班的态度就会积极

——————————————————————————————————————————

 
以下是引用淡定在2010-9-17 21:54:00的发言:
真佩服牵牵和虫虫,连这种话题都能拽上两句。

真佩服lz的学究精神,竟然能针对两个具体问题的帖子提出关于苦和乐的形而上学的命题来,这让我想起高中时代写过的诸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类的作文,虽怀念当时的意气风发,但如今已无豪情在心头,更不会用这些去给孩子说教或以此为基础教育孩子。我觉得,苦和乐如影随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但与学习或者不学习没有因果关系。我经常给孩子说,学习是终身的事情,爸爸妈妈都还在学,每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功成名就了未必是乐,反之也不是苦。尽力做好每件事情才是本分。

如要套用广告词的话,那也该是:舞台有多大心就要有多大。随遇而安,不跟自己较劲,也未尝不是乐。

 

——————————————————————————————————————————
以下是引用Trend在2010-9-17 23:40:00的发言:

这个老话题也忒老了,

俺依然坚持孩子就要多玩玩,爱咋咋地!

占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去学习数学外语啥的,就是侵犯儿童!该揍!

 

以下是引用cchhkk在2010-9-18 1:27:00的发言:
[转帖]出国是一种说不出的痛

有的朋友说,不管干什么,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了,根本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如果持这种观点的话,那么就无需区分什么加拿大和中国了,因为按照这种观点,生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理因素,和客观条件无关了。那么不管在那里生活只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

 
以下是引用十年铸剑在2010-9-18 8:53:00的发言:
老轱辘了:

坚持孩子多玩玩的前提,是家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孩子不会因为现在多玩儿而使未来的生活受到不好的影响。

而很多家长则是担心孩子现在玩多了以后生活就要吃苦,所以尽管该揍,还是要占用周末时间让孩子去学习数学外语啥的。

就像奥数班,虽说有的家长非常自信孩子4、5年级起步也能轻松追上1、2年级报班的孩子,但大多数家长会想:万一追不上呢?所以,该报班的还是赶紧报班。

谢谢trend提醒我补充一点:

想孩子一直过甜日子,要看家长对人生的认识和把握。

——————————————————————————————————————————————

以下是引用十年铸剑在2010-9-17 15:14:00的发言:
套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以下是引用Trend在2010-9-17 23:26:00的发言:
搁以前就是: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以下是引用十年铸剑在2010-9-18 8:56:00的发言:
搁现在就是: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

 ——————————————————————————————————————————————

 

以下是引用牛花花在2010-9-18 10:00:00的发言:
就我来说,坚持让孩子多玩玩,是因为我认为,那些玩泥巴淌水之类从玩耍中获得的发自心底的单纯的快乐,只有在童年才可能得到,这种获得单纯的快乐的能力,在孩子成年后将可以帮助他感知幸福,无论贫穷或富有,低微或者发达。

十年铸剑是个望子成龙的爸爸,也许龙的童年真的和普通人不同,要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是很珍贵的东西,看到之前十年铸剑写的放弃视力保证学习的帖子,知道他早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祝孩子成功和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