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样的用心,不一样的教育

(2010-09-14 00:14: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十年铸剑之素质教育

 

看了棒糖的几篇好文,想起以前在学子版和老筒子们扳杠“快乐教育”之谬误时,公然宣称的“孩子应该越学越轻松越快乐,而不是越学越劳累越痛苦”正在变为现实。

开学后,一直忙着给孩子找新的太极拳老师,又遇到孩子学校甲流停课,一直潜水。

今天摘几篇日记吧。

 

2009年9月13日

这几天,花1000余元给孩子定制的2支铜箫和2支钢箫陆续到了,长75cm的箫做工很精美、声音也好,E调和G调的按孔比较好按,F调的孔距略大。

应该再给孩子做三支紫铜、黄铜、不锈钢的100cm长的箫。孩子大了即可以花下独吟,也可以月下起舞:一米的箫,演练刀、剑、鞭、锏、棍的套路都很合适;既是风韵雅士的点缀、亦是强身退敌的利器。

 

2009年9月26日

今天到北京体育大学西门外的武术器械商店为孩子买了现在和今后要练的家伙:

两柄春秋大刀:长180cm、200cm,共150元。用于练臂力 

两杆大枪:长240cm、320cm,共150元。用于练弹抖劲 

两口龙泉宝刀:长90cm、100cm,共300元。用于练腕力 

两柄沈广隆太极剑:长100cm、115cm,共400元。用于练气质 

共1000元,花钱不多,带来的收获肯定不小!

以前跟孩子说过:练坏5把刀就给你买一把花纹钢的好刀,好好练吧。

 

2009年10月2日

10月1日至6日每天9:00-18:00,孩子参加陈瑜老师在天坛的陈氏太极拳二路培训班,一起学习的有20多人,都是成年人,最大的近70岁。 

昨天和今天孩子认真刻苦自觉地练习给陈瑜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训练结束时的总结中特意提到:如果每一个人都像这个孩子一样认真自觉地练习,那么都会学有成效。 

孩子的表现同样给一起学习的叔叔、伯伯们留下深刻印象。一位四川绵阳的胡奶奶一见面就认他做孙子;一位爷爷对说:这个小孩真有人缘儿,招人喜欢。

 

2009年10月6日

今天太极拳学习结束了,孩子二路72个动作全都像么像样的打了下来,尤其是弹抖发力动作使得大家很钦佩。 

中午聚餐时,陈瑜老师对孩子说:你给我当儿子吧?

孩子说:我要考虑考虑。

陈瑜老师的夫人张老师说:他挺有志气呀。

大家都劝他,有的叔叔说:我们修都修不来这样的福,师父要是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跪下磕头了。

大家说了20多分钟,我和孩子妈妈一直笑着听着看着孩子如何应对,最后孩子说:我考虑好了,不当。

我问为什么?

他说:我给他当儿子就要跟他走,就不能和你们在一起了。你们肯定会很伤心的。

陈瑜老师夸奖道:就冲你这句话,我就喜欢你! 

其实在这之前,席间陈瑜老师以聊天的方式对孩子做了各种测试,包括:对爸爸妈妈的态度、对金钱财富的态度、对太极拳喜爱的态度、对学习的态度、与人交谈的应对、胆识和机敏程度等等。 

看得出,陈瑜老师真的很爱惜他。不过,孩子还不太理解干亲的社会含义,这需要时间和生活阅历。

来日方长,最后的决定还是要孩子自己来做。

今天孩子又上了生动的一课:生活中充满了机遇,如何把握就在于自己的见识和选择。

 

2009年10月8日 

今天爷爷奶奶来家里,看到给孩子买的众多兵器不太高兴。尤其是看到春秋大刀,担心把孙子累坏了。并且再三叮嘱,孩子要以学习为主,不要把功课荒废了。 

我耐心的解释:

上学期期末体育老师告诉我,孩子应加强上肢力量练习。通过不断的比较,我发现练春秋大刀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要舞动大刀,需要臂力、腰力、腿力、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爆发力。大刀套路的练习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是全方位的,应该说是现有锻炼项目中少有的全项训练。 

孩子应该以学习为主,但不能只是坐在屋子里读书。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到户外伸展筋骨、呼吸新鲜空气。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放羊式的外出游玩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发育需求的。必须每周保证孩子到公园放松身心的时间,哪怕取消奥数英语等课外班少做几道题。孩子健康全面发展才是要务! 

孩子以前动作模仿能力较差,通过10.1假期的太极拳培训班学习,我惊喜地发现他的动作模仿力已有很大进步,许多大人六天下来都不能把二路全套打下来,孩子做到了,这说明身体的协调性和大脑神经支配能力得到一步促进和健康发育。

今天下午教孩子春秋大刀“全舞花”动作,只四遍就掌握了,这又是一个例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