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牛王宫村人
牛王宫村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98
  • 关注人气:6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叔阳不该有的错误

(2012-01-19 00:01:53)
标签:

苏叔阳

六书

转注字

文明之旅

形声字

分类: 随笔

苏叔阳不该有的错误

——读书心得(3)

    网络时代的“书”不仅限于印刷于纸张上的纸质文本类的书籍,网络读物也应该属于“书”的范畴。而我在这里谈的“书”既不是纸质文本类的书籍,也不是网络读物类的电子文本,而是网络视频和电视节目。诸如《百家讲坛》、《文明之旅》之类。对此类节目的观后心得可否列入“读书心得”呢?

    2011年11月28日,央视《文明之旅》栏目特意邀请了苏叔阳谈“汉字的魅力”。苏叔阳先生是著名作家、教授、文化学者,是我很敬佩的大家之一,听他讲汉字获益匪浅。他从甲骨文讲起,一直讲到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等,从汉字的起源和仓颉造字,一直讲到汉字的书法艺术,真有“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之感!然而,当他讲到“六书”时,却让我不敢恭维,甚至令我惊愕:他在谈到六书转注时,这样解释转注:所谓转注字就是一个义旁加一个声旁——这已经让我大跌眼镜,不料他在举例时竟将“跳”字说成是转注字。并且反复强调:汉字中数量最多的是会意字和假借字。显然,苏叔阳先生在这里犯的错误至少有三个:一是将转注解释为“一个义旁加一个声旁”;二是把形声字“跳”字当做转注字来举例;三是错误地认为汉字中数量最多的字是会意字和假借字。

    有关六书的知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语文课本上都讲过,主要是借用许慎的说法,即六书者,“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老考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其实,六书中只有象形、形声、会意和指事是造字方法,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方法。汉字中最多的是形声字,故民间有“识字不识字,只认半个字”的说法,就是根据汉字中的形声字而言的。

    我想,苏叔阳不会不知道许慎关于六书的论述吧?我宁愿相信这是他在制作节目时记忆模糊了,信口而谈,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应该不是他故意的,更不是他学识浅薄,仅仅是疏忽大意造成的。但问题是他的疏忽大意已经给对六书不甚了了的观众留下了不好的影响,甚至会把他的错误当成真理。

    我看完这期电视节目后,想从网上查找一下苏叔阳的博客,想给他反馈一下这些疏漏,结果未找到,所以只好写下这篇短文,发表于本人的博客上,希望苏叔阳先生能看到,也希望观众朋友不要把苏叔阳先生的这些美丽的错误当做真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人宋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