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拟升国际化都市与市民外语水平无关

(2010-06-22 19:18:35)
标签:

留学

外语水平

市民

大都市

研究员

西安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http://s1/middle/5e7066a4h899e2190bd40&690



今日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则有趣的新闻: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国际化大都市应有什么样的市民素质?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提出了基本标准。

 

今年5月初,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联合组建了“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课题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雁塔、碑林、莲湖等区,与各阶层市民进行沟通,进行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谈,并参照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经验,最后形成“对策”,提供给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

 

其中,课题组副组长、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称:“这个课题中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对于这样一条建议,让笔者甚是摸不着头脑。一个城市变身为国际化都市,与市民的外语水平有何关系。难道真的如百姓所说:母鸡不下蛋,赖公鸡没给配种?看到这样一条建议,笔者只当看到了一条笑话。不过,对于提出这样建议的研究员的水平,笔者对能有如此的建议,还是感到万分的钦佩,别说是五体投地。差点让笔者笑着走进另外一个世界。对于研究员的水平,笔者持有怀疑的态度。为何笔者会认为此建议十分的不靠谱,十分的可笑?笔者自然有充足的理由,也有充分的证明来一一列举。

 

第一:西安拟升国际都市,这对全民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所以,我相信西安人民会给予百分百的支持。但就目前中国的地方政策而言,对于那些为自己谋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发财的机会。可以利用扫盲的噱头,来给自己创造敛财的机会。

 

第二:外语与素质没有半点的关系。会说外语就能说自己是高素质吗?有很多从高等院校出来的毕业生,很多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归,不还是一样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喧哗,不还是和普通市民一样随地吐痰。虽然要求市民提高素质是一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实事。因为素质不但和教育水平有关,还要结合本土的风俗习惯,以及本土的自然环境。要想提高市民的素质,可不是仅仅会几句外语那么简单。

 

第三:繁体汉字一共有多少个?我想这个问题连研究员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西安城市非常大,居民也非常的多。所以,受教育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些人或许连学校的校门都没有进过,认识的简体汉字都不超过500个,为何还要让他们学习500个汉字呢?

 

第四:国际化都市,不一定要学习某个西方国家。做为一个城市,如果想要升华,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但没有必要去模仿。要做就做本土文化的城市,要做就做拥有自己风格的城市。为什么纽约会成为国际都市,为何上海会成为国际都市。他们都在用自己的风格,诠释着自己城市的魅力。世界上只有一个纽约,只有一个上海。如果所有的城市都想成为国际化都市,都去效仿他人的风格,那我们就不用去国外旅行了,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了。同样,外国人也不会来中国旅游了。

 

第五:纵观世界上所有的国际化都市,没有一个城市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政府强制的去要求市民学习外语。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认可。中国的居民,也可以走出国门,去国外领略一番异土风情。就拿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来说,中国游客的入境人数逐年的增加,也没听说哪个国家的当地政府也没强制要求市民学习中国汉语。

 

关于西安拟升国际化都市的意见,不要总想着走歪门邪道。要结合自己的风土人情,根据自己的特点计划蓝图。你走在美国的华尔街大道上,没有人和你说汉语。你走在意大利罗马的街头,清一色的当地语言。当你步入德国的商场,基本上连英语你都听不到。所以,对于这位研究员的提议,我只能说很大、很傻、很壮观。但却不可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