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疯狂了,实体店的处境更难了
(2012-11-13 00:28:31)
标签:
杂谈 |
昨天的光棍节又让电商火了一把,天猫的日交易额达132亿,淘宝的日交易额达59亿,据相关统计显示,昨天有217个商家突破一千万,有三家突破一亿,网上一片疯狂购物景象,而街头的实体店面却并没有因为光棍节的到来而大幅增加销售额,传统实体店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为什么网购这么疯狂呢?中国的GDP占全球不到10%的份额,而网络营销却占了全球的14%。淘宝是复制了ebay的模式,但ebay上交易的商品80%以上是二手物品,而淘宝上交易的产品大多是新品。人们之所以喜欢在网上购物,最直接的原因便是网购便宜,同样的产品,网店的售价可能比实体店低一半,甚至更多。换而言之,实体店内的产品售价太高了。
为什么实体店内的产品售价如此之高呢?在激烈的价格战面前,这显然成为劣势。以简单的杂货店而言,它要承担大量的费用,如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等十五种税,又要缴纳工商行政管理费、文化局审批收费等多种费,在各种税、各种费的左右下,实体店的成本自然很高,其产品价格随之上扬。价格上的无优势导致竞争力下滑,李宁公司这两年已经关了五六百家店铺,匹克也相继关了不少店面,连这些运动大品牌都体会到单店效益差,那小门店在无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下,生意更难做了。网店则无需承担如此之多的费用,风险可控性较强,成本自然就低了下来。
前段时间国美苏宁和京东的大打价格战,不管结果怎么打,京东商场也不会损失太大。对于一般消费者采购而言,要经过四个步骤——选择、体验、配套、社交,比如在商场上买衣服,首先要选衣服,选好了要试穿,试穿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体验不错之后可能就买下了,买了上衣就需要配一条裤子,配一双鞋子,等全身配套好之后就光彩照人地出去社交,并希望从别人口中得到赞美。网购恰恰缺少的就是体验环节,京东商场大规模炒作、大打价格战,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于是消费者在国美苏宁这种实体店中先选择并体验商品,拍下二维码,到网上京东商城上下订单。这样一来,实体店面逐渐成为网店的体验店,为别人做了嫁衣,尽管每天到店内光顾的人很多,却没有真正的销售额,这让实体店陷入僵局之中。
实体店承担着较高的税费,这关系着国家政策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减轻税费能让一部分实体店形成规模效应,进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网店现在确实不用承担很多费用,但如此疯狂的网购现象,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网店越疯狂,黏住的消费者越多,商家对网络平台的依赖性越强,平台对商家的控制力也越强,这又将开启怎样的财富宝库呢?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最佳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