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悟《论语》

(2012-02-07 20:15:54)
标签:

杂谈

国学中隐藏着博大精深的道理,可以让浮躁的心灵渐渐沉静,可以让不安的思绪慢慢平和,可以让人站在新的高度理解生活。这几天总是对《论语》爱不释手,让我这个凡夫俗子再悟一悟《论语》的玄妙之理吧!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孔子说:“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人脉不一定等于钱脉》,我的观点很明确——不一定交往的朋友多就会使挣钱的渠道多,所处圈子的层次才能进一步决定你的水平。孔子也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就意味着你想要发展更好,就要不断地脱离次一级的圈子,向更高层次的圈子进军。但是人有时候很矛盾,有时候偏偏喜欢和不如自己的交朋友,因为这样可以找到优越感和满足感,即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此这一类人一辈子都很难有大成就,在一群不如自己的人身边打转转,结局恐怕是自己渐渐地也不如那些低水平的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古来的大圣大贤,一定都具备谦虚好学的能力,他们不断地向比自己水平高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学习,不断地得到提升。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到“圣益圣,愚益愚。”能成大事的人一定是在寻找新的高层次的圈子,而不是沉沦于一群痞子中间。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孔子的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问道,伤人了吗?没有问马)
古代的马,如今的车,其实都一样,但依旧有不少人在此纠结。前段时间在网上还看了一个视频,两个女士开车结果追尾了,车辆都有所划伤,于是这两个人下了车就开始破口大骂,实在有违她们清新隽秀的打扮。我们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却是难以放下。尤其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潮日益高涨,“只问钱,不问人”的事情比比皆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偏离了,我们失去了心中的信仰。包括这几年的娱乐相亲节目《非诚勿扰》《百里挑一》,都有意无意地暴露着一个拜金的思想。不妨想想,倘若社会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人与人之间怎么可能会有真诚、有信任、有感情呢?
 
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说:“喜好仁德却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愚蠢;喜好聪明却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放荡,喜好诚信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被人利用而害了自己;喜好直率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急切。喜好勇敢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闯祸作乱;喜好刚强而不爱学问,它的弊端就是轻狂。”)
孔子这一席话,一直从反面告诫人要学习要有学问,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但人要想在社会或者在某一个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一定离不开学习。这里的学习不是指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知识,在中国,学校里教给我们的那些知识几乎都是没用的,甚至大部分都是错的,但是在校园里我们应该收获一种自学能力,这种能力在社会上是非常有价值的。社会就和大自然一样,遵循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自学能力往往能够提升我们本不太高的水平,就像各行各业的顶尖高手,并不是谁教他们做了什么,而是他们自己发现了目标,自己学着并尝试着走向远方。一个人倘若没有自学能力,就好比丧失自由的奴隶,他们不知道自己可以走路,而习惯被别人鞭打着前进,这种人永远是可悲的。学无止境,人真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
 
读读《论语》,想想生活,每一次都有不同寻常的体会,每一次都有耐人寻味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