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帮美国走向“去工业化”

(2012-01-03 12:21:02)
标签:

杂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美国经济遭受了重大打击,我们兴致勃勃地观望着大国的经济衰落,我们以为中国高速发展的GDP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真正的超越。在2008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总额不断下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逐渐萎缩。很多人说,美国的发展现在几乎算是“老年期”了,但我们不知道美国正在利用制造业的萎缩,实现“去工业化”,在经济脆弱的时候实现大换血周期,而这正是一个可怕的周期——去工业化——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国家,并把产业链上的低端制造业转入中国等欠发达的国家。
由于中国人传统心理,大多数人比较习惯于存钱,储蓄率较高,导致国内消费不足,中国的消费只有30%左右,而印度已经超过了70%。我们拼命存钱,致使消费不足,进而导致产能过剩。由于储蓄过剩,让我们有了庞大的官方外汇储备。中国官方外汇储备在这十几年间有百分之八十投入了美国国债市场和房地产次债市场,这笔钱为美国的“去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美国的去工业化,就是把耗能大、污染大的产业从美国转入中国、印度等国家,而将自己变成一个以科技、金融、军事为经济主体的国家,使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量发展中国家变成世界低端出口制造业的国家。
低端出口制造业,意味着拿自己国家未来的土地资源为代价,享受最少的利益分成。据分析,全球现在金融衍生产品的规模大约有600万亿,而中国的经济规模仅仅是5万亿左右,而中国的人口却是世界最多的。如此而说,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又能有怎样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呢?也许,我们会想,中国经常在说,我们是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将不断打造负责任的形象。但是从世界历史的经验看,有大量的官方外汇储备,有大量的海外债权的国家一般会蜕变成很不负责任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迅速破产。曾经的荷兰和英国走过这样的旧路,如今的中国,拥有着大量外汇储备,以及较差的经济基础,我们可能有更好地结局吗?
自古便说,中国人是最勤劳的人民,如今我们帮美国走上了去工业化时代,而自己只能守在产业链的最低端辛勤地劳作着,享受最少的利润,付出最大的代价,难道这不可悲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念执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