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解决》的一些感想
(2011-07-24 21:42:55)
标签:
杂谈 |
营销基点
以前读郎咸平的书或者看他的讲座,他总在强调某企业找到了营销基点使得企业有了大发展。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营销基点,如何在自己的产业中准确地找到营销基点。路长全先生举了很多实例,伊利的四个圈横扫中国冰饮市场,给雀巢等国际品牌有力的冲击,在冰饮的狭小市场中如何异军突起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四个圈”这个冰饮我也特别喜欢吃,这个名字就很好玩了。伊利当时的营销基点就是四个圈的乐趣,他们卖得就是乐趣,就是那些小朋友对圈圈的兴趣,以此为营销基点,伊利成功地在中国冰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企业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卖思想,思想是无价的,可口可乐卖得是快乐,奔驰卖得是舒适,宝马卖得是速度,奥拓卖得是经济实惠,他们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营销基点,都有自己的企业思想,这样才能在商场上叱咤风云。
引起别人的注意
商品在被购买前一定要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那么这就意味着包装很重要。那么包装精美就一定能引起注意吗?路长全先生强调,视觉冲击力是引起消费者注意的重要因素,并非精美的包装就能挤入消费者的视觉中。对“冲击力”一词我非常赞同。一种东西突然让人耳目一新,突然让人舍不得放下,这种包装的营销效果就达到了,别管他好看不好看,只要能够吸引住顾客的就是好商品。我记得在一个饰品店里买过一个东西,只是外包装上的骷髅特别逗才引起我的注意,听说这个产品销量很好,恐怕这个包装要占一半的功劳吧。这就像一群女人站在一起,最先引起你注意的并非那个长得最漂亮的,而是那个穿得最耀眼的,包装也是如此。
促销不是一味的降价
今天在超市又在搞活动,昏天黑地的,这时听到这样的一组对话。一对阿姨在一种洗刷用具面前说,“这个怎么没特价”“过几天肯定会特价,等特价的时候再买吧”,其实生活中我们不乏也会这样做这样想,但我回头看看那洗刷用具,为他默哀,看来只在促销的时候他才能被青睐。促销是为了更好地营销,而不是在陷入降价的漩涡中。一味地降价只会降低产品的品牌地位,甚至大家会怀疑这个产品是不是有问题。我妈妈从来就不让我买那些买一赠一的东西,我们总觉着它质量不好,看来这种促销方式反而引起消费者的抵触,完全违背了促销的目的。何况竞争对手如此之多,错误的促销方法也让竞争对手有机可趁。
最近总在更新思想,路长全的大作确实有独到之处,令我感思很深,以前看过的一些理论也不断地被否定被发展。可是总是形不成体系,就像思想和自己打架了似的,令人很纠结,看来我需要好好整合一下我的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