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圈效应似乎不适合市场经济
(2011-07-16 21:58:04)
标签:
杂谈 |
这种案例在市场经济中也不乏少见。很多企业打造了一个品牌,就想试图利用这样的品牌效应来带动一个系列的发展,光圈效应在这里奏效吗?联想用电脑砸出品牌,但是没把手机系列打响;IBM用主机砸出品牌,但是没能在整个电脑软件中叱咤风云;美乐啤酒名噪美国,但是美乐系列美乐淡啤不单没打出市场还把美乐给搭进去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光圈效益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极大的消极影响。
企业希望用品牌带动系列,用系列满足所有消费者,但试问哪种商品敢定位于所有消费者,似乎这个世界上还没出现这么完美的商品。要是医药领域出来个“包治百病”的神药,你肯定知道他是瞎掰骗人。同样一个企业在定位上选择所有消费者,无疑是自欺欺人。百事可乐为什么成功?因为它准确定位于青年人。不要觉得光圈大就一定辐射大,万事万物还是在规律中运行的。
很多企业也是误用光圈效应,比如某企业的把A商品的品牌做大,如今大家都知道A商品是好东西,A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该商品的代名词,甚至成为整个行业的代名词。这是该企业甚是欣喜,把其他行业的商品也挂上A的品牌,搞得跟大杂烩一样,结局必然是A商品的销量下降,其他商品滞销。A商品的品牌打响后,它就代表这个行业的领头羊,人们在心中这样认可了。其他行业的商品也有高端,人们心中也认可了,这样就肯定不会认为A品牌的其他商品质量品味高,结果A系列滞销,A商品可能也好不到哪去,自己把自己的招牌给砸了。
心理学上说,光圈效应是一种错觉的连续性;经济学证明,光圈效应是个赔钱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