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高考零分作文
(2011-07-13 21:13:25)
标签:
杂谈 |
刚刚看了几篇高考零分作文,一阵阵风,从中国教育中冷冷地刮来。
高中老师一直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不能反社会反人类,就算是黑的坏的,也要在作文中尽量美化。记得高考前的二模考试,出了一个材料作文,大体上说的是北大研究生苏黎杰当了油漆工。当时我问语文老师,如果我的作文内容是大批中国教育的失败会不会得高分,老师说不给我零分就算是给面子了。我淡然笑过,其实早就知道了,考场作文哪能讲真话,哪能真实的反映社会!
那些零分作文哪里错了?批卷老师说——走题了。什么叫走题,似乎在字典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就算是有明确的定义,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理解,如何就评定走题?我看了这些零分作文,无非是偏离了党,偏离了教育,偏离所谓的正轨。但注意到了吗?他们用社会最底层的声音呼唤出底层人的无奈和辛酸,叫骂出对这个不公社会的不满和愁怨,呐喊着被忽略的黑暗和肮脏的一幕幕。为什么给这样真实的声音扣上零分的罪名?难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指鹿为马吗?
美国人笑中国,高校升学率飙升,失业率也成正比。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了那张破烂通知书!惊愕!教育的目的在何处?数学老师总在强调要算对数,一个数要人命。真是要人命啊,高三经常为了一个数算到半夜,据说熬夜很容易短寿。为什么非要脑力劳动?那干嘛又发明计算机。科学界一直在强调人的大脑像个宝库,几乎能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高度。但是它没说明白,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就算有个宝藏也不见得来得及开采完,何况能开掘的人少之又少。从某种角度上说,那些密密麻麻的演算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高考结束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高中我学到了什么,学到的东西有多少能够在将来发挥作用。我跟老爸说,高中的书没有一本我喜欢,这辈子下辈子上下八百辈子都不想再翻一下。中国的教育总是这样,拿着半衰老的东西来敷衍我们高中生。政治中的经济生活把市场规律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它没说我们已经踏入商业链时代,那些经济规律早就被大大小小的财团给破坏了,蔬菜、猪肉狂跌狂降早已跌破了所谓的规律。地理答题的时候总脱不了那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你知道吗?如果只延长产业链而没有完整的商业模式,整个经营过程就被自己拖死了。也许高中教会我们伪装,把真实的生活用漂亮的纸打上蝴蝶结,仿佛是个时代的礼物,可是时间见证——那是个笑话——越来越多的人在失业。
今天看了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似乎又是一个经济的好兆头,但是如果把拆房子建设、道路建设这些基础工程抽去后,中国的GDP还会剩下多少?我们的CPI涨到了5.4%,我们的人民正在生活的边缘挣扎,不要再自我欺骗了。可是我们已经习惯了欺骗,否则不会出那么多零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