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教育——劣质品

(2011-02-14 21:08:13)
标签:

杂谈

 网上最近出现一句雷人的话——“中国高中作业一年布置3亿多字,卷子连起来可绕地球3圈,连续9年全球数量第一,恭喜,我们又拿了个世界第一”。看着写字台上成堆的作业,这是个真实的讽刺。前几年有一个全球性的学科调查,在中国学生一天用来学数学的时间是其他国家的三四倍,而中国学生的创造力竟是倒数第五。
不可否认,数学在所有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逻辑学、哲学、推理学的基础。但奇怪的是,西方国家的数学往往教出诺贝尔获得者,中国的应试教育教出来的是“低水平计算机”。曾经有过一个国外教育家来中国上海访问,他看到学生们为了算出一个复杂的连乘式子不惜浪费大量纸张和脑细胞,他堂而皇之地说了一句,不是已经有计算机了吗?我们放着科技成果不用,非要撑起笔杆子自己来干。这就好比清朝的闭关锁国,洋枪洋炮已经很时髦了,但非要挥着长刀大斧。
在国内的教育金字塔上数学和语言放在了塔尖,而艺术之类则放在了塔底。这也引起了集合效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一门心思攻数学和外语,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可大家蜂拥而至一起上去抓那两根稻草,结局可想而知。供不应求的局面,只能一再降价,这些热门职业的工资不也在逐年下降吗?
我们为什么要忽略艺术?难道艺术不权威吗?还是国人缺少艺术素养?不是,而是应试教育中艺术的所占成分太低,按照价值比来讲,艺术不值得去耗费精力,我们都应该去学数学、学语言,学应试教育里的条条款款,这是中国教育为我们传达的潜规则。但早在中国传统儒学中就强调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资质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可家长呢,他们可不管那些,他们可是投资者,为了有良好的收益,他们只能看到哪涨就往哪儿投,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拉着孩子上补习班、培训班。美国有一个顶级舞蹈家,她小时候被认为是有多动症,无法正常学习。但当母亲把她带到舞蹈室,她可以极致地展现她优美的身段和舞姿,就这样她放弃了那些困扰的功课,一心学习舞蹈并考入皇家舞蹈学院,成为一位知名的舞蹈家,她叫吉莉安莱尼。如果这事儿放到国内,搞不好送到医生那儿开上几瓶药,继续卷入学业的痛苦中,甚至碌碌终生。
近年来又兴起了“富二代教育”,一些大学本着培养精英的目的,开创了这一教育项目。开设的课程倒是很多,财经分析、国际贸易、行业分析、系统整合、骑马、高尔夫球,反正是应有尽有,据报道,最高学费可高达66.8万元。但这到底教给富二代什么呢?为什么在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富二代的问题呢?像洛克菲勒,福特这样的家族企业已经有多代历史了。美国的富二代教育并没有像中国这样精细化,但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有四十个小时的社会服务时间,也就是说在美国富二代教育的实质是要为别人服务,从而让大家共同受益。而国内的富二代教育是纯粹为了自己,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保护拥有的财产。
其实每一种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弊端,教育的最高端产物是培养出大学教授,很少有人能够成为高端产物,西方国家也只能产出更多的中端和中高端产物,像巴菲特之流。但中国很奇怪,他总是产出劣质品,看看,人才市场上又踩死人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河
后一篇:心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