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人生
(2010-10-30 20:54:22)
标签:
杂谈 |
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子亦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点点的积累,难以铸造出人生的宝塔;没有滴滴汗水,难以在岁月中淘出金沙:这个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传奇。一代书圣王羲之,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的书法,让后世无数人承当,可这皇皇巨著并非挥笔即成,他用尽了多少池水,一点一滴,循序渐进,才达到登堂入室目无全牛的水平,才造就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才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没有一笔一画的练习,哪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问世,王羲之就是这样用笔墨纸砚装点生活,用炉火纯青的技艺勾勒了人生的蓝图。
人生若是立体的,它的内部结构一定是有点线面构成的,除去了这些基础的构图,再有创意的思维也如同废弃物一般无用。同样把这种积累的态度用到人的发展中,华罗庚说过,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来一条缝来。但是用斧凿,一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寸进一寸,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至。早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愚公便身体力行,验证了这一点。谁也无法估计积累的力量有多大,谁也无法估计厚积薄发的能量有多强。就像在李时珍一步一步踏遍大江南北,谁也料到那时的明朝能共出现一本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本草纲目》。
展平人生的长卷,细数错综复杂的线面。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人生中用那么几笔浓重地画面,也有那么几笔轻描淡写的线条。苍劲用力的笔墨积淀着一生的努力,可能是一个目标,可能是一个追求,可能皓首经年苦心孤诣的结果。李贺短短的一生中有过这样的笔墨,他重视积累前人的诗句和文学素材,甚至在外出游的时候也背着锦囊,以便遇到好词好句及时记录下来。他的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在积累中提炼的,他的一句“石破天惊逗秋雨”是在积累中磨砺的,他的一句“雄鸡一唱天下白”是在积累中造就的。他用一个个字一个个词一句句诗勾出了人生的几何图,纵一笔横一笔,清淡自然,却流传千古。虽然他只活了二十七年,但他的几何人生堆砌到千年后的中国乃至世界。
信手一个点,可能会是焦浓重淡清,色泽各异,但只要你愿意在点的基础上连上线,在线的基础上连成面,在面的层次上勾出几何体,那么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伊甸园。人生亦是如此,积累,足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