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而不是狂热
(2010-07-29 21:04:11)
标签:
杂谈 |
朋友看我几乎每天都写些随笔便问道,你是不是对文学有着狂热之情。我笑道,没有什么狂热,只不过对写东西还是蛮有激情。朋友便很迷茫,狂热跟激情有区别吗?我想是有的,而且区别很大。在我印象中激情是对做某种事物总是有着高度的热情,喜欢并愿意投身于此,体会并享受这种快乐。而狂热虽然也含有这层意思,但“狂”字一上,未免让人觉得有几分疯癫之感,“狂”的“犭”天生就跟野兽扯上关系,怎么看都不像正常人的正常表现,反倒像是情绪化了的极端主义者。
前两天妈妈的一个朋友突然来拜访,说是拜访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过来推销保险的。听妈妈说,这人对推销保险简直是达到了狂热的程度,都能把死人给说活了,只不过是活人一般不买她的帐。妈妈在做饭,于是我就陪着阿姨聊,她好像是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似的玩命地跟我讲述保险界的美好,歇斯底里地讲了一堆保险的好处和他们公司的信誉程度。而且更厉害的是这些资料她似乎能倒背如流,连我想要在中间插句话的时间都没插上。之后她又告诉我她多么热爱保险,保险事业是她一生的财富,终于领略到妈妈所说的狂热程度。听说她以前经常是跟人家推销了半天,别人不吱声,她火了跟顾客吵起架了。其实这逐渐成了推销行业的通病,很多以推销为经营手段的公司培养推销员时贯彻他们要对事业有狂热之情,当然也是在金钱的驱使下这种所谓的狂热动力真的成为推销员的特性之一。可大量的资料表明越是狂热推销者越推不出商品,因为他们对这一行业真的达到了发狂的程度,以至于他们认定你是客户时你就一定要买账,而事实时我们并不想要买账,这时候往往就出现了纠纷之类的问题。而且这帮狂热者一旦狂热起来就没理智,搞不清楚推销对象,找不出需求标准,甚至连自己到底要推销什么都搞不明白。
企业在培养员工时应该给他们一个理念-----永远保持激情,而不是狂热。保持激情,他们会在工作中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最好,从而激励自己不断去突破目标。保持激情,他们会静静的思考而后用对的方法去努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做到最好的效果。保持激情,他们能够针对不同对象采用最佳的方式,从而使顾客对公司产生好感。而狂热反而变得相当粗俗。狂热的是一种没有理性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看看那些追星族,那种对明星的狂热几乎能把命豁出去,前段时间还听说某个女孩因为某个影星而跳楼自杀,这种狂热其实就是性格的扭曲倾向。
激情本来就是一种加温式感情度,如果变成狂热那岂不是高温式感情度,高温下什么东西都融化了还谈什么成不成功。以前一个老师在我本子上写下:要狂爱上学,狂爱知识,才可能进步。我看着特别别扭,于是就改成:如果狂爱上学,狂爱知识,不可能进步。要真发狂了,脾气不好的成了疯子,脾气好的成了呆子,还有什么能进步的,进精神病院还差不多,据说近年来学生由于学业压力而患精神病的逐年增加,望广大同学注意,可以对知识有激情,但千万别演变成狂热。
激情是一把火,能点燃你奋斗的情。狂热是一个火山,能埋葬你所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