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的方法去努力
(2010-07-20 20:31:13)
标签:
杂谈 |
前两天班主任找我谈话,说我功课不用功,做事很拖沓。他认为高三需要把时间抓的很紧很紧,一分钟也不漏地在学,就认定我优哉游哉的浪费时间。其实上了这么多年学,大家对我都很怀疑,为什么看起来很闲但考出来的成绩还不差。说实在的,我确实是那类闲人,除了课堂时间好好干以外,其余时间都是自己打发了,写写文章读读书就把课余时间填满了。突然让我把所有时间都倾注于功课,我一时接受不了。
回家后妈妈就跟我说班主任也跟她说我不用功,难道用功就对了吗?我周围很多同学平常很是用功,完全是那种模范生,但往往考试就拉倒了。前两天还有一个好朋友告诉我说,她考试前背历史背到下半夜两点,结果历史成绩出来以后不及格。倒背如流的用功方式实在是令人敬佩,我平时就对她的那种吃苦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几乎等于零。作为文科生,很多人都误认为只要背就能够得分,换句话说只要用功只要吃苦就能得分,那算了我们大家都头悬梁锥刺股吧,看看高考能不能被“感动”。
我并不是否定用功,当然我也知道高三一年用功很重要,但怎么用功怎么努力?把每一分钟都用上就OK了吗?当然不是,是应该把每一分钟用好。金融市场的本质是将今天的财富无限扩大,透彻出的道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最大的财富,要的不是工作时间而是工作效率。这段时间要做功课,那就最大限度的做好,要知道其他时间有别的事情要做,绝对不能侵占其他时间去做功课,这逼得自己非要做好功课从而获得发展爱好的空间。高三也不例外。也许我是个叛逆者,从来就没把大学当做一条通衢大道,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的地位逐渐贬值,未来恐怕只能当做一个交友平台之类的,所以绝对不能认为考大学是个终极目标,考上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生活。往外瞅瞅满大街的大学生,过不了多久就是满大街的失业大学生。据国内外一些专家调查,很多在学校里很用功或者成绩很好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工作相当不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太用功了,结果形成了一根筋思维,社会是一个大课程,绝对不是背背读读就能够懂得,要学会变通。
古时候留下了一个词“南辕北辙”,去一个地方走错了方向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方向错了,还提什么目的地。一直很欣赏老爸公司里的那个标语“用对的方法去努力”,老爸开会的时候经常这样教他的员工,一个项目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就像真理和谬误都是对事物的判断,但要想成功一定要用对的方法去努力。有位哲人曾说,目标并不重要,方向才是主导。一个人如果方向走对了,突破目标是必然事件;如果方向错,那一切努力都白搭。所以对于每一分钟都用上的说法我不认同,我需要时间去为未来铺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没法跟着时代跑,而我的思想要是活的,不断结合时代的特性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便于与社会接轨。
现在很多家长强迫孩子一定要学学学,除了学还是学,假期二事没有就是送补习班上,学生被迫学习被迫读书写字。我记得《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使用强迫的方法只能做成小事而不能做成大事,强迫式的学习方法往往适得其反,搞不好碰上逆反心理强的孩子他故意跟你对着干,结果反而更糟。
用对的方法去努力,做真正的自己
前一篇:微笑地看着你离开
后一篇:GDP原来是这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