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恋其实也是缺少爱的一种表现

(2010-02-06 18:05:20)

“早恋”这个词整天在生活中打转转,老师百般强调家长万般不准,但是偷吃禁果的还少么,对于我们这些高中生最经典的一句话“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谈谈恋爱”,一点儿都不夸张,尤其是我们这些90后的思想比较开放。医学上说这是青春期生理上的正常反应,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洁身自好,有的人却“坠入爱河”,看来不能把这种现象单单归根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影响力也是颇大的。

说起这客观因素就太多了,什么社会风气不好,什么校园管理差,什么家庭教育不到位.....多了去啦!“早恋”其实是恋爱的一种特殊表现,也就是说早恋也是一种爱,是对爱的主动需求,只不过是爱的有点早。他们为什么要急于追求这种过早的爱?斯宾诺莎说过,但凡一种追求都是辛苦的,何况去追求所谓的真爱,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他们去付出如此之多呢?有人说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比较强,渴求欲比较旺等等诸如此类。

但是如果从最初的定义早恋是对爱的主动需求,那么也就是说他们缺少爱所以才会主动去追求,那么他们为什么缺少爱?某大学曾对部分学校的早恋学生做调查,调查显示绝大数人都说在家里找不到归属感,找不到自尊,尤其男生的想要找到男人的责任感找到那种男人的感觉,他们认为只有在情侣间他们才活得像人!换句话说他们在家里活得不像个人,为什么呢?家长给的爱少吗?有这种可能,有些家长总是执着于自己的事业,认为挣大钱就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的确物质上是达到了满足,但是精神上又给孩子多少爱呢!整天在外面奔波,很少和孩子沟通,孩子缺少亲情的滋润,缺少爱的抚慰,单单的那些钞票充其量只能满足一下虚荣心而已!

还有一种就是家庭给孩子足够的爱,但是孩子没办法接受这种爱,尤其是像我们这个时段的小青年特别希望有那种独立性和一定的自我性,家长唠叨这唠叨那的,孩子会觉着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行,再加上家长的高要求高期望,孩子搞不好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自信,彻底的认为自己是个废物。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帮助一个异性做了个小事,这个异性对你十分感激,你的自尊心一下子得到满足,瞬间爱意充满全身各个经脉,于是所谓的“早恋”就应运而生了。

说到底还是爱没得到满足,马斯洛的五大需求中,第三是自尊上的需求,第四是归属与爱的需求,“早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缺少爱的一种表现,说的详细点就是缺少家庭中的爱和温暖。所以说家长付出爱请注意你爱的方式,是否能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是否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去给自己活着,中国画有一种特点就是留白,也就是留一点想象的空间,画的太满反而失去了诗意,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别太束缚他们的心,但要把握住“度”,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别总埋怨新一代放荡不羁,埋怨新一代思想开放道德沦丧,其实他们也很孤单,爸爸妈妈们请多给我们些能够被接受的爱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