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倾听是种智慧

(2009-10-31 09:09:05)
标签:

杂谈

好友A跟我说了件趣事:A家附近刚开了家精品店,卖的东西挺漂亮了,女孩子嘛都喜欢倒腾这些玩意。于是A就跟一个同学甲说这边的店,说了一半人家就说:“切!我早就去了”,A的后话就不用说了被她“切”没了。后来A又跟同学乙说了同样的话,她说:“是啊,我也去过,那的东西我也觉着不错”,并且他们都彼此交换了感觉。由此A对甲同学就产生了一定的看法,和乙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同样的结果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差?我开始琢磨,甲同学不容A说完就抢在我前面去说,为什么?是她把A去做了某一件事当作了一个界限,而她一定要超越这个界限,所以急着把A的思想否定,而不是把那个店的产品否定,她的针对对象是A,她的缺陷是不懂的倾听。乙同学恰恰相反,她不仅懂得倾听,而且还和A达到一种共鸣的效果,让A感觉被尊重,这样一来A自然就和乙同学关系越走越近。
倾听是种智慧,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很难停下心静静地听听别人的心声,也渐渐丧失这种处世的能力。我曾看过心理学家治疗心理疾病的过程,其实在整个治疗中,心理学家没说几句话,主要还是听病人说,病人把生活的不满抱怨统统说出来,心理学家往往只做一个悉心的倾听者,不是的对病人的坎坷感到同情,甚至陪他一起哭一起分担痛苦,在一次次的倾诉和倾听中病人摆脱了心灵的羁绊。专家说过,当代人患病百分之六十的原因出于心情,其根源是心情不好的时候没有及时找到倾诉对象,没有找到合适的倾听者,所以才会抑郁生疾。
倾听也是一种经营妙招,是很多经营者成功的法宝。有些顾客买东西喜欢唠嗑唠嗑,说点这个唠点那个,也许跟要买的东西没什么大联系。我就看到过这样的事,在一家商场附近有家小的服装店,如果按照经营布局原理来说这家小店的生意不应该很好,可是它偏偏做的火热。这家小服装店的服装并不比商场里便宜,有的还贵些,那它凭什么吸引这么多的顾客?服装店的女主人是个很和善的人,每次过去她的服务都非常好,甚至有的时候会有些老顾客没买什么东西在里面和她闲聊。俗话说,买家和卖家永远两个心眼。可是为什么冤家能聚在一起呢?很简单,女主人其实也没做什么,只是静静地听着顾客的话,不时的点点头表示同意,所以小店的回头客特别多,看来他们冲着的主要不是服装,而是在女主人的倾听中得到的被尊重的感觉。马斯洛五大需求中第三点就是“尊重的需求”,一个人当他被尊重的时候,他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观点。
倾听是消除隔阂的软化剂。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与自己有代沟,沟通不良。其实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更多的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告诉孩子说你必须怎么怎么样,你要达到怎样的高度....但是很少听听孩子的看法,无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家长不懂得倾听也使得孩子的倾诉的不到满足,导致代沟越来越大,沟通越来越困难。我就很喜欢跟爸妈沟通,因为他们会静静地听我说完,然后再给我提意见,对!是“意见”,而不是“命令”。我也时常倾听别人的无奈或者是快乐,即使我不知道前因后果但还是会听他们说完,让他们感觉感情释放出来,也算是助人为乐吧!
倾听是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一大法宝,静下你的心来倾听心灵的声音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言的爱
后一篇:一米阳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