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场卖的是希望
(2009-10-05 20:16:42)
标签:
杂谈 |
同学问我长大后想干哪行,我说我喜欢经济金融方面,开家公司赚自己的钱,很刺激的;他又问如果开家商场会卖些什么,一时之间真不知道要卖什么,于是对话就此结束了。放下手中的电脑,我开始琢磨我到底想要卖什么,经营交易的本质是盈利,满足了大众的需要就可以促进销售额和利润的上涨,那么当今世界的人们到底需求是什么,一个商场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达到大众的需求?
商品是任何一个商场销售的必需品,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场的销售是截然不同的呢?既然商品没有问题,也除去商场的定位,那就剩下商场本身的问题了。我曾进过一个超市,结果被里面的气氛给顶出来了,从此对该超市的印象是极差。所以一个商场首先给人的第一感觉要好,让每一进来的顾客能感觉的希望的存在,从而勾起欲望的产生。对,我的商场卖的是希望。
希望这个词看起来抽象很难理解,但我觉着一个商场如果给顾客的是希望,它就是成功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情渐渐淡薄,人们所向往的美好境界越来越少,希望越来越渺茫,那么我的商场就是为人们制造希望。那希望又是什么呢?一切精神资料离不开物质载体,希望也离不开物质。就像女人的希望是美丽年轻,美白抗衰老的润肤露就是她们的希望,我可以在商场中开发一部分叫做“女人的天堂”,聘请高级美容师为她们服务,当然价格是不菲的,但是我相信为了希望而付出的价钱她们也不会痛惜,甚至心甘情愿。再比如说失业者的希望是就业,那么在商场中可以设置商务咨询部,为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部分衰落的企业支招,总之让他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对于失恋者,可以提供心理安慰心理发泄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泄心中的不快,或者是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让他们平和心态。
我的商场也会卖一些必需品,但是我会让每一件商品都带上希望,让每位顾客买到希望。也许商品的本身并不具备什么特点,但人类是是会创造的,对于心态心情不同的顾客完全可以让他们卖到符合他们心境的东西。如果卖的是服装,就一定要摆脱传统的高低档分配,而是找到专门的心理学家和服装搭配师,让他们将服装的款式和颜色分成各种性格各种心情,按照这种格调分成几个区域摆放衣服,然后在各个区域相应的题一段符合心境的词,再配上符合这种心境的销售员。比如这种服装代表着淡淡忧郁,那么题得那段词也要带上淡淡的忧伤和默默的鼓励,销售员的外貌也要透出这种基调,然后在顾客买完衣服的时候,销售员可以加上一句“祝您心情愉快,希望您下次到‘美好心情区’购物”,虽然简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但顾客的潜在希望得到满足,这样他下次一定还会来。
我的商场卖的一定是希望,只有希望才是不变的精神支柱,在未来也会转化成物质财富。我承认我的构思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学校里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也不能找到时间和经验,所以我想快点考上的大学,去将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