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未必为实
(2009-08-24 20:52:00)
标签:
杂谈 |
不由得想到孔子的一个故事,孔子困在陈、蔡一带时,七天没吃饭,颜回讨到一些米煮粥,在粥快要熟的时候,竟看见颜回用手在锅里抓米吃,孔子当做没看见。吃饭时对颜回说:“我刚才做了个梦,祖先说食物要先敬奉给尊长,岂可先吃。”颜回忙说:“刚才是有煤灰溅到米中,粮食是珍贵的不能扔,也不能敬奉脏东西给尊长,只要将它填入自己嘴中。”所以孔子叹息说,人可信眼睛,但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依靠的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眼见未必为实,有时候很可能是故意制造的假象。比如说领导一来检查,所有的冗杂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清除,还故意制造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地方官的拿手功夫。所以精明的领导会不动神色的去勘察,就像康熙微服私访才能体察民情。如果大张旗鼓的来大张旗鼓的去,他的真心不在于帮助别人,而是希望别人能够礼遇他,让他在吃喝玩乐上满足,在自尊上满足,在阿谀奉承中满足,这种人做不了大事,因为他只停留在最初最低层的满足,而且深深地沉浸乐此不疲,他的层面也就这么宽了。马斯洛的五项需求中最高境界是自我实现,这种喜欢假象在心里默念眼见为实的人永远实现不了自我。
有些东西本来就很难分辨,眼睛乍一看觉得是错的,脑子蓦地一转觉着是坏的,为什么不把眼睛和脑子结合在一起再来下判断。济公大家都知道,光看他酒肉穿肠你一定觉得他不是好和尚,觉得他有辱佛门让佛祖蒙羞,但是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令大家敬佩的,他对好人的善良无私的帮助,对坏人的惩戒开导,虽然他那一身打扮有点可笑,但善念从他体质中透出来,这是真性的衍生,济公就是个真佛。眼睛乍一看是看不到的,脑子蓦地一转也是转不过的,只有眼睛脑子协调辩证,有时还得加上时间的见证,才可以确定人的好坏,但这也是短期的测试,人是善变的动物,搞不好什么时候就变相了。
你的眼睛有时是对的,它没有选择性和辩证性,只能靠着直线走,这么走早晚会走成一根筋,所以下判断之前一定要智慧和现实相结合,从而做出完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