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万物之本,做人则是成功之本。
有人说做人不就是要学会真诚、友善、正义吗?不错,做人的第一步就是这样。对每一个人以真诚的态度,予以热情的招待,使人对你产生信任,进而进行交友;朋友之间彼此善待对方,让朋友真真切切的感受的你的友爱,共同栽下友谊之树;生活中不免产生矛盾,谁对谁做,根据是非曲直合理判断,坚持正义,为正义事业而献身。这只是一个浮面,是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道德观。换句话说,如果不具备这些基本的品质,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但是单凭这些美好的内涵就一定能无往不胜吗?答案是否定的。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一天甲和乙在一起玩,玩累了,甲就近在家里拿出两只雪糕,并送给乙一个。乙百般推辞,甲仍是热情送上,乙还是不要。于是甲说了一句,你再不要就不是人。本来好好地一件事,就被甲的一句话给搞砸了。甲本是好意希望给乙解除疲劳,可是语言技巧的疏忽,导致了不欢而散。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小事,在商场上的谈判也屡见不鲜。很多时候谈判已迫近尾声几乎要成功了,但由于一句失言,导致满盘皆输。看来这做人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一个人的内涵----真善美,可以比作一个“方”,方方正正。这是衡量底蕴的一个尺标。倘若一个人的人性是个方的,四面带着棱角,就算他的内在美到巅峰,还是没人感接触,因为搞不好什么时候他那棱角就撞人一下,非常难相处。平常最爱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哎,那人心眼不错,就是脾气不好。这时候聪明人都会敬而远之。太正义了是件好事,但要存在心里,不是将自己的人生塑造成个立方体,四面带钩,指不定哪天就被咬一口。
一个人的处世技巧---察言观色等,可以比作成一个“圆”,圆滑圆滑的。这是为人处世的技巧。倘若一个人的人性是个圆的,从里到外都是圆,那就糟了。他的说话一定是进行精加工,等吐出来就完全变味了。他不懂得人性的良好品质,他的思想领域的核心就是怎样将私欲升华,以垄断所有的财富。他脑子里充满的全是阴谋诡计的残渣,就连一个微笑都是虚伪的面具,这样的人生太恐怖了。
纯“方”不行,纯“圆”也不行,那就得学习“苯”的精神,“苯”在有机化合物中处于单键和双键之间,做人也得处于方圆之间。以“方”为生命的核心,正义、真诚、友善,永远用对的方法去努力,坚持走正义的道路;用真诚去感化世间的罪恶,用纯洁去融化世间的污浊;怜悯世界的一切悲哀,以善待之,必定会收获善良背后的友谊。以“圆”为处世的手段,不是教你去吭抢拐骗,而是告诉你怎样让别人靠近你,喜欢你。通过合理的方法,将一件棘手的琐事变得圆滑,变得让人能够接受,同时又不失正义。不去斤斤计较一些小事,以“退一步”作为行动的准则,尽力取得双赢的结果,这样的人生才完美。
做人嘛,太圆就显得奸诈,太方就显得梗塞,所以要学会外圆内方,做人要做成功,同时要做成功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