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仕途谨慎唐房玄龄 |
分类: 渔樵夜话 |
房玄龄这个山东汉子,恐怕要算作史上最谨小慎微的宰相了。我们的标题用了“踧踖(音醋及)”这个词,取自《旧唐书》的原文,意思是恭敬而不安。实在是,找不到哪个现代词汇,能比它更准确地表达这位唐宰相一生的小心翼翼了。
房玄龄唐贞观三年(629)任宰相(尚书左仆射)。
房相有多荣耀?在唐初的文臣武将里,论显赫尊贵,房玄龄几乎是无人能比。玄武门事变五位首功者之一,以“才兼藻翰,思入机神。当官励节,奉上忘身”的颁奖词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稳居大唐相位十五载,高祖李渊称其“足堪委任”,太宗皇帝比喻“一朝忽无良相,如失两手”;女儿嫁给韩王李元嘉(李世民异母弟)做王妃,二儿子娶太宗高阳公主为妻。直到他晚年,太宗征辽东,放心由他留守长安:“公当萧何之任,朕无后顾之忧矣。”贞观二十一年,皇帝提拔了一个叫李纬的任民部尚书,派人征询居家养病的房玄龄意见,房只说了这么一句:李纬的胡须很好看,太宗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当即撤回成命。天子对他,了解信任到了如此心有灵犀的程度。总体可谓是权宠隆极、富贵无边。
搁别人,当是傲娇得不成样子了,起码,也难掩得意之色吧。然而——
房相有多勤勉?作为宰相,他总领百官,常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他“虔恭夙夜,尽心竭节”,起早贪黑亲力亲为不辞辛劳,忠于职守尽心竭力不容半点闪失。后来的宰相褚遂良评价这位前辈:为臣之勤,玄龄为最!
一个宰辅级大人物,举止形同小干事小文员,连太宗皇帝都有些看不惯,提醒他,你要会做高官,精力更多地用在协助我抓大事、访贤材,切不可只顾每日伏案审阅数百件公文,身子陷在琐屑的事务之中!
房相有多小心?房玄龄显贵至极,但常怀自卑,从不炫人傲物。有时因为一点小事被天子批评,他吓得一连几天早早到朝堂,“稽颡请罪,悚惧踧踖,若无所容。”向皇帝磕头请罪,一脸惊恐不安,战战兢兢仿佛无地自容。
贞观十三年(639),太宗给他加官太子少师。依礼,皇太子要给他行叩拜礼。东宫做了全面准备,太子携众等待他的到来。他却谦卑得不敢来太子府接受太子叩拜,径自回家躲了起来。
伴随着房玄龄十多年宰相生涯的,是不断地向天子递辞呈(频表辞位),直到他谦逊客气地让太宗皇帝都有些受不了了。太宗说,你领导的相府协调上下,贡献巨大,辅佐东宫,成绩显著,你们是朝廷众官署的榜样!你工作是不错,可你忘了大体,拘于小节,老在朕这儿表现虚心,多次请辞,你想想你这符合辅助朕治理天下安定四海的大义吗?啊!
皇上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就别再拘谨客气了呗?不,房相坚信礼多人不怪,他仍得空就请辞。贞观十六年(642)升司空,仍总理朝政,他再次上表“陈让”。太宗皇帝不耐烦了,说“公若筋力不衰,无烦此让!”我说爱卿啊,除非你精力不济,否则不要再拿辞职来烦我好不好!
一般人到此也就打住了,免得皇帝真恼。房玄龄的信条是,宁可皇帝老儿嫌我谦逊破烦,不容有朝一日疑我位高权重恋栈而招来猜忌。他的这一固执的信条,导致闹出了一个小笑话。太宗征辽已率部出发几日,房玄龄留守京城。一男子入朝声言有急事相告,房玄龄亲自接待。问来人有何事,来人答:告状。房相接着问告何人,来人:就告你!房一听不敢怠慢,生怕人疑其徇私情,忙拟奏折派手下携那男子走驿道,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追上太宗皇帝。太宗初以为京城出何大事,看过奏章,鼻子气歪,一怒之下,就地斩了那告状的,提笔在房玄龄的奏折上批示:爱卿你怎么这么没自信呀(公何不自信)!
一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房玄龄总算平安着陆,七十岁上,在太宗的“悲不自胜”依依惜别中,寿终正寝。之后陪葬昭陵,配享太宗庙廷,功德圆满!
有道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房玄龄生前也曾“集古今圣贤家诫”,谆谆教导儿女,尚娶皇家公主的二儿子房遗爱,还是在他身后给房家惹了大祸,诬陷兄长、反叛朝廷,在高宗李治朝被判了死刑,诛杀!谨慎一生的房玄龄陪享太宗庙廷的资格,因此也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