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孔子颜回吹捧文化 |
分类: 四晃视角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颜回课堂上从不反驳老师,像个傻子一样;回家后温习时,却能自由发挥。
这么说,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认真听讲不打岔,蔫不出出好琢磨,身上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气质?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老师问子贡,你比得上颜回吗?子贡挺有自知之明,急忙说我哪敢跟颜回比,人家闻一知十,我充其量是闻一能联想到二。孔老师说:你确实没法跟颜回比,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么说,孔子喜欢颜回的天赋,学习时能触类旁通?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在孔老师眼里,学生中数颜回最勤奋好学,而且不迁怒于别人,不推诿自己的过失;自颜回死后,再没见过这样的好学生。
那么就是说,颜回勤学之余,平时团结同学、勇于承认错误,所以受到老师的青睐?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老师表扬道:我们的颜回呀,心底能长久秉持仁义道德,而其他学生,偶尔能想起就不错了。
这么说,孔子欣喜的,是颜回始终认同和坚守老师提出的克己复礼学说?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老师以少有的激动情绪,高声赞美起他的学生颜回,理由只是,颜回甘于清贫。那么能否肯定说,孔子喜欢颜回,是因为他不慕虚荣以苦为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孔老师当面对学生颜回说:(君王)用我呢,就干起来;(君王)不用呢,就藏起来。只有咱师生俩能做到这一点。
由此看来,是因为学生颜回在处世行为准则上,与老师孔子保持着高度一致?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孔老师在颜回英年早逝后说,可惜啊,我只看见他不断地求索进步,从没看见他停下脚步。
这么说,孔子喜欢的,是颜回毫不懈怠的进取心?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老师说,颜回其实对我没啥帮助,唯一的,就是我的话他句句都喜欢。
到这儿,孔老师才给我们爆了一点料,好像说是颜回对老师,做到了惟命是从,所以才得到老师的另眼相看?
说来说去,到底颜回身上的哪一点,让他的导师孔子格外喜欢呢?终于,我们在颜回的话里,找到了答案。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回说,我的导师和他的理论,越抬头看,越觉得高不可攀,越往深处钻研,越感到深奥奇妙。好像就在眼前,忽然又跑到后面。老师很会教人,丰富我知识,传给我礼节,让我总是如饥似渴、欲罢不能。我使出吃奶的力气,也永远赶不上老师。
原来,孔子之所以最喜欢颜回,是因为颜回最会拍老师的马屁,是他把老师捧得最高,捧到了学术和道德的圣位上,奉之为神,尊之为天师。
不信?举个例子看看:
孔子和诸位学生被围困在陈、蔡之间的一块荒郊野地里,一时走投无路。孔子给他的三位学生子路、子贡和颜回,提了一个同样的问题,三人的回答却各有其心思。
孔子问:我一生坚持理想,忙前忙后,为何今天竟落到这步田地?
子路答:也许是我们还没有达到仁人的境界,或者是咱们智慧上还有欠缺吧。
孔子骂:你放狗屁!
子贡答:老师的理论大而不当,咱是否考虑现实一点?
孔子斥:你真庸俗!
颜回答:老师的理论和理想是举世无双的,他们不接受是因为他们不懂,不接受更显出老师您作为君子的伟大,不接受是那些当权者的羞耻!
孔子赞:“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好你个颜家小子,真有两下子!假如你是个大富豪,我情愿去给你当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