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班昭教女儿怎样为人妻
(2013-04-30 01:28:04)
标签:
班昭女诫家庭和睦文化 |
分类: 四晃阅读 |
班昭五十多岁时,业已声名远播,自觉没有什么东西再值得她留恋和牵挂,而唯一放心不下的,是她的几个尚未出嫁的女儿。利用空闲,她创作了《女诫》,用来教导女儿们,怎样去给人家做一个合格的媳妇。根据班昭自己的说法,“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儿子已自立,不用她操心了,唯独几个尚未出嫁的姑娘,如果不加以训导教诲,不教教她们做人妻的规矩,恐怕会在人家有失礼仪,辱没门风。班昭写完《女诫》,不仅亲自给女儿们讲解,还让每人都亲手来抄写了一遍,督促她们牢记在心,希望“其勖勉之“,自我勉励。
班昭是立足于夫妻和睦相处的角度讲这番话的,我们最好不要上纲上线到”人格“的层面上去看待和理解。
这一章的内容现代人多有诟病,其实仔细辨别班昭的用意,所言不过都是女人最平常的气质修养和言谈举止,今天,班昭所希望的端庄秀丽、知书达理的女子,仍是男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贤妻。如今用心做到她所说的这”四行“,对女子的个人气质修养不无裨益。娇生惯养的美眉们,严格按班昭奶奶说的做做看,保证将来成为一个落落大方人见人爱的女人。
专心第五。为人妻,感情一定要专一。班昭引用《礼记》的话提醒女儿:“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古代的男人可真幸福,他们可以纳妾再娶,但老婆绝对不能两次嫁人,当老公的,就是老婆头上的天。那么,女人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好好敬”天“,”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让丈夫一人满意了,你便获得了一辈子的幸福,失去自己丈夫的欢心,女人一生可能就交代了。怎样才能取悦夫君呢?一是洁身自好,别招惹别的男人,二是眼睛不要乱瞟,特别是不要老朝门外瞅,三是”出无冶容“,外出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四是尽量不要去热闹场所。总之一句话,始终让丈夫觉得你”专心正色“——专心一意、心无旁骛。
班昭教女儿的这一章内容,虽颇多商榷之处,不无捆绑女子从一而终的愚昧节烈观,但当下的人们并非从中毫无受益。离婚实在是对女子的伤害大过男人,一般的女人,但凡一生能得意于一人,谁也不愿改弦更张。从这个意义上讲,班昭劝女儿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殊非枷锁,乃是肺腑之言。
曲从第六。家里除了丈夫,最应关注的人是公婆,因为这两位既是长辈,又是对丈夫能产生最大影响力的人。“夫虽云爱,舅姑云非,此所谓以义自破者也。“老公虽然爱你,但婆婆意见挺大,你的婚姻也难保险。那怎么办呢?讨好婆婆;怎么个讨好法呢?”固莫尚于曲从矣。“就是无条件地认同和服从婆婆。
这一章班昭讲的是如何处理婆媳关系,婆媳关系是个千古难解的题目。从人格平等上讲,班昭教女儿的似乎不一定对;放到实际生活中去,却不失为息事宁人的万能法子。——给人家做过媳妇的人都懂得这个。
和叔妹第七。丈夫疼爱你,是因为婆婆喜欢,婆婆喜欢你,少不了小叔子和小姑子们常常夸你。由此看来,“我臧否誉毁,一由叔妹。“公婆对媳妇的褒贬毁誉,往往跟小叔子和小姑子有直接关系。惹恼了小姑子,婆婆不开心,婆婆不开心,丈夫就会生烦恼,丈夫烦恼,你就没好果子吃。
班昭这里的意思,是要女儿与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搞好关系,至于叔妹、公婆、夫君与爱她与否,是不是班昭所讲的那么个逻辑关系,并不重要。
总体阅读体会班昭的《女诫》,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位知性而慈善的母亲,对女儿眷眷的心。也许交给正统的道学先生来评判,难免给班昭女士扣上一顶提倡“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大帽子。事实上班女士原只是用来教导自家女儿的,无奈当时的人们得知她的这篇文字后,争相传抄,奉为法典。再者说,即使历史已经走到她之后两千多年的今天,但凡家教谨严、学养深厚的父母,面对膝下小女即将嫁人成婚,所谆谆叮嘱的,恐怕也并超不出《女诫》所涉及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