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循吏婚姻文明文化 |
分类: 四晃茶屋 |
有人说参加集体婚礼好,大家都喜欢,随大流热闹热闹就成了,免去自个儿租婚车、请司仪、摆酒宴一大堆麻烦事。这话一定出自平民百姓家的后生闺女,或者正在打拼事业心心相印的一对恋人。身价千万的豪门千金和少爷不这么想,要的就是名流云集、宝马成龙、五星大殿、觥筹交错的那个排场,怎么能不显山不露水地跟一大帮人演大合唱呢!
东汉的时候,举办过一场规模宏大的集体婚礼,所有参加的新人,既不像我们上面说的前者图个省钱省事,也不是后者为了张扬炫富。这场婚礼举办的时间是在东汉初年,刘秀刚得江山不久,主持这场婚礼的人名气也不甚大,河南南阳宛县人,叫任延。
任延这个人天资聪颖,十二岁就入了长安的太学,通晓《诗经》、《易经》、《春秋》,博闻强记,出口成章,当时被人称作“任圣童”,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小神童”。十九岁当官,任职会稽都尉。礼贤下士,接济穷困,深得人心,朝野赞誉。
刘秀建立东汉不久,任延到洛阳来拜见新天子,同时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汉光武帝早就听说过这个人,所以不仅没有答应他辞职,相反提拔重用他做九真太守,还赐给他马匹丝绸,安顿他老婆孩子定居首都洛阳。
汉朝的九真郡,大致就是今天越南的中北部地区,汉武帝时设立。相对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北方中原地区,这里属于蛮荒之地,民风未化,当地土著们以射猎为生,尚不懂得耕地种庄稼。在两性关系上,这里的人仍过着那种部落群居杂交的半原始生活,男男女女也不知道什么叫婚配嫁娶,更谈不上遵从儒家主张的那一套婚俗礼仪;大家都凭着原始的情欲本能,喜欢谁就跟谁同居一夜,男人没有固定的妻子,女人没有我们所谓的丈夫,男女之间不存在夫妻应有的守节忠诚之道;当地的孩子从出生起,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哪一个。这里完全是一个性自由开放的天然交媾繁衍的世界。
任延一到太守任上,看到这种情景,既惊讶又叹息,熟读诗书、深受儒家礼教熏陶的他,为之感到羞耻,不忍面对。这怎么行呢?勿说王法,人伦总该讲讲吧?于是他上任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发布文书到九真所辖各县,要求其境内男子凡二十到五十岁,女子凡十五到四十岁,一律查访上报登记造册,然后由县令负责,按照年龄大小及外貌长相和性情喜好,务必男女两两相配。同时要求,依照汉之婚俗,男方必须要给女方送上一定数量的聘礼,对于个别贫穷拿不出聘礼的男子,由各县官吏拿出自己的俸禄借济资助。经过全郡上下一段时间艰苦细致的工作,成功地让两千对男女签约配对,亦即订婚。
完成上述工作后,太守任延郑重地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在九真郡衙门前广场上张灯结彩,两千对男女牵手列队入场,在大小官吏的簇拥下,任太守亲自主持了这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集体婚礼。他宣布,自今日起各位即结为夫妻,互敬互爱、白头偕老!婚礼一结束,男人们领着专属自己的女人,兴冲冲回家入洞房去了。
来年,九真郡不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为壮观的景象是,哗啦啦生下许多大胖小子俏闺女,女人们怀抱出生满月的娃娃,男人们则倚在自家婆姨身边,乐得合不拢嘴。因为按照任太守颁布的礼法,谁养出的娃娃跟谁姓,男人们从此明白无误地留下了自己的种,有了自家宗族的姓氏。为此,男人们聚在一起,高呼:让咱延续祖宗血脉的是任大人呀,感谢贤明仁爱的任大人!为表示不忘任太守的恩德,父母给新生儿取名,都无一例外地带上一个了“任”字。
任延在九真郡任职四年,人还健在,当地的官吏和百姓就为他建起了祠堂,以示功德无量、世代铭记。
任延举办的这场旷世集体婚礼,远远超越了婚姻本身,它有效地传播了人类先进文化,大大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