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我的团
(2009-03-27 02:08:56)
标签:
乡党上峰血性泥鳅唐基龙文文化 |
分类: 四晃阅读 |
我的人生——我的团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看完了,总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说些什么。康洪雷和兰小龙给我们呈上的是一道怪味晚餐,战争片么?没有系统的战役故事线索;喜剧片么?剧情关乎远征军史、关乎日本法西斯、关乎民族存亡,有谁见过如此沉重话题的喜剧?人性哲理片?战争本来就是人类疯狂丧失理智的撕咬,刀与枪、血与火你死我活的拼杀中,何谈理也?
说怪其实也不怪,市场牵着编导们的神经,收视率——俗语之好看、爱看——是唯一的标尺,于是康导演、兰编剧就让你不看不行,忍不住要看。真得感谢这两位现代传媒大师,将沉重的人性用近乎戏谑的方式演绎给你看,分毫不差地摸准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让你忽冷忽热、忽哭忽笑、忽紧忽松、饶有兴味、欲罢不能地看下去。失却合理载体,何以娱人育人?
因此,我们无疑应当为这样的作品叫好,抛却传统的主题单一、人物呆板僵硬、生活气息贫乏的弊端,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去。一部传世巨著《红楼梦》不正是因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才得以千古传唱吗?从这个意义上解读,《团》剧分明是写人生的,写人性的,是有别观众烂熟于目的俗套子而借战争表现生命之大意境的不凡之作。
这些个夜晚里,守在电视机前,一幕一幕看着《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看到了龙文章的血性;
我看到了当年抗击日寇的血雨腥风;
我看到了昔日国军兄弟之丘八痞相;
我看到了人如何在战争中洗礼;
我当然也看到了生命辉煌与寂寞的巨大反差;
我还看到了忠诚与狡黠、无奈与无辜、天真与世故……
闲言少叙,我……还是细细说说我格外喜欢的唐基——可爱的唐副师座。因为,是唐副师座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我的团”就是“我的人生”。
在《团》剧中,唐基这个人物戏份不算太多,但实实在在是最活灵活现的一个典型人物(当然,饰演者的功劳自不可没)。编导们将他安排在虞啸卿身边,实在是深谙中国社会特别是官场(权力集团)其中三味的绝妙搭配。
先依剧情归纳一下这个人物的大致情状:
方脸阔耳,满头华发,却只做到副师,且是给一个三十五岁的年轻人做副手;一口方言,恰好作表象愚拙的装点;言语不多,出口则显语重心长;常做礼贤下士状、常扮善解人意相;遇事惯做现状复述,轻易不显山露水,不发表刚性言论;不冲动、不过激,沉稳自持,张弛有度。
剧情交待的很清楚,故事发生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下。虞啸卿是清醒的,他当然是满怀一腔报国之志,投身还我河山的战场来的,他当然也毫不怀疑他的左膀右臂似的唐副师座与自己定是肝胆相照、同赴大义的。然而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量,年轻血性的虞师座读不懂他的唐老兄了。
虞师座哪里知道,他的唐副师座几十年的历练,早已成为一条圆滑世故的泥鳅,头上的每一根白发几乎都是为官弄权的教条,唐副师座的血早已变成冻土、冰柱。他娴熟于怎样以自己的毫发不损、滴血不溅而照样邀功请赏,他深谙怎样手捧着“牺牲”,取悦于上峰,保全好自己;踏上远征的马背时,他就暗自得意着自己持虞啸卿这把锋利的剑进可攻敌、退可护身;他的所有的心智,全用在讨好虞师,笼络下情,消弭过激,来日平安返乡。
硝烟不起时,虞啸卿是他唐基的全部,惟命是从,俯首帖耳,任其小犊子在老马面前张牙舞爪,吆三喝四,歇斯底里。当然作为一师之副座,他深知不能一味寂寞,虞啸卿身边不需要一根木桩。于是乎我们看见唐副师座也没闲着,他深入兵营,体恤下情,爱兵如子,疏导愤懑,调节气氛。他在士兵面前不禁让终日慌慌的年轻人仿佛见到慈祥的父亲;他会在自己的座驾上当着众部下促膝与一个五十多岁该是膝下护孙的善良兽医“乡党见乡党、两眼泪汪汪”;他能不失时机地给予书生意气的阿译以进取的愿景。
但唐副师座也有料之未及的地方,他不曾想他来到的是非理性的战场,是枪枪毙命、刀刀见血的沙场。他的世故、他的圆滑,遇到了无情枪炮的挑战。对面是虞师座曾红口白牙承诺过两天后增援才义无反顾勇敢插进日军心脏的几十个血肉战士,他们以一当十,浴血奋战,艰难抵挡着鬼子的一次次冲击,他们弹尽粮绝了,他们望眼欲穿了,他们中有人因绝望而饮弹自尽了。望着一江之隔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弟兄们,虞师座此时几近崩溃,为自己的失信,为自己的无能,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这样子的“剪不断、理还乱”,这样子的骑虎难下场面,几十年的岁月里,唐基恐怕头一遭赶上。
然而,我们的唐副师座毕竟是唐副师座,他过的桥比虞啸卿走过的路还长,他只需略施小计,局面便改观。他周旋于上峰和虞啸卿之间;他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滔滔不绝于大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雄辩之中。他装模作样也好、装聋卖傻也罢,到头来终叫你虞师座两天、三天、两天三天加起来是五天地按照他的逻辑置对岸的兄弟生死于不顾而拖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十八天。凯旋(算什么凯旋呢)的桥头,不可能少了目光中对钢铁战士满是敬意的唐副师座。
生活就是这么弄人,不管是半个多世纪前的战场,还是争权逐利的当今社会,都给唐基这样的人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瞧瞧眼下官场里许许多多如鱼得水之辈,哪一个不是唐副师座的传人?连虞师座“这娃儿,”也“越来越象唐基了。”反倒是,龙文章们,生存与施展拳脚的空间日复一日变得狭小。
善良的人们相信,前进的车轮终将碾死能屈能伸、油腻光滑的泥鳅。遗憾的是,既是血性的战士若龙文章,若烦啦、迷龙、不辣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识破了唐基的混世面目,才最终走出迷雾,决绝地唾弃唐基的假仁假义假模假式假慈悲假善良。更何况,物欲横流的当下,又有几个象龙文章们那样经历过枪林弹雨洗礼的铁血男儿?
唐基、唐副师座,或者我要恭敬而庄严地向你敬礼,——祝福您万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