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最新的中国网情,不妨转来一看: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依然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但用户手机网民增幅较2009年趋缓;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
中国的人民是NB的,中国的网民也是NB的,所以当受伤的姚明虽然没有打上多长比赛,但还是可以让中国的姚明入选全明星阵容。
中国的网民是给力滴,可以因为一盒烟让周久耕拉下马,还能让保定一个区的公安局长的名字李刚传满天下,还能让那个不小心将自己的“操作日记”渠露的烟草局长进了班房!
从躲猫猫事件中,那个有名的五号,虽然只在QQ群里组织了首个网民调查组,尽管受到质疑,但终究是一种进步;只隔一年,当乐清钱云会事件发生后,在围脖组成的“公民调查组”和“专家调查组”,以第三方将真相进一步推进!
当然,中国的网络也炮制了神马小月月,那兽兽,还有裸模苏紫紫!
当人民变成公民,当网民成为公民,力求公开公正推动真相的问政,将进一步推进!
此时,奥巴马正与胡锦源进行工作午餐,当前天中国国家形象大片开始在纽约播放的时候,当中国的网民开始在围脖上评论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网络大片”!
当宋丹丹开始用围脖对房地产大佬发力的时候,这才是中国网络问政给力的时候!
过去的2009年,可以称之为“网络舆情监督年”。网络上的很多热点事件都是关于“民生、执政、法制”方面的问题,这些事件中部分反应了相关部门网情民意监测与引导的不足。
从“天价烟”到“躲猫猫”,从“最牛团长夫人”到“售票员倒票视频”,从“被自杀”到“替谁说话”,一系列的网络热词,正在显示舆论与网络形成的强大合力,审视着政府与企业的言行,考验着官员与管理者的新闻执政能力。
有网络专家分析道: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主要表现为:1、匿名性。目前我国的论坛博客注册无需身份验证,任何人都可以虚拟自己的身份资料,在网络中对某一问题畅谈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不必担心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差异。2、分散性和多元化。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使其没有道德和法律的束缚,不受现实条件约束,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由此造成舆论的分散性和多元化。3、“把关人”的缺席。相对于传统媒体“新闻把关人”的作用而言,网络虽然有“坛主、版主”的过滤管理,但为了保障人气和缺乏权威和强制力,实际把关是很松散的。
当然,当给力开始流行的时候,也开始变得乏力,毕竟神马都是浮云!
青山依旧在,毕竟东流去!
人在网络在,人在阵地在!
网络问政,给力否?饭否?!
欢迎每个网民用自己的语言给出给力的答案!
点子正点道为至,点到为止!
(点子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