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纪念日,相信很多国人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这个铭心刻骨的日子!
但是一则有关汶川的谣止却今天在网络上开始流传.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版本,但是核心内容如下::
【汶川111788人,重建花费8851亿元,人均7917665元,天下奇闻!】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总面积8820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48%。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请大家转发!请给全国人民一个说明!!!



我们先看看相关数据的来源:
重建花费8851亿元,数据正确.汶川重建已投资8851亿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http://news.qq.com/a/20110511/000027.htm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汶川地震灾区41130个国家重建项目中近95%已经完工,累计投资8851亿元。预计到今年9月底,将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各项任务。
穆虹表示,到2010年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实现了“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目前,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项目占规划项目的95%;已完成投资占规划总投资的95%,累计投资8851亿元。四川、甘肃、陕西已建成农房190.85万户、城镇住房28.83万户,建成学校3839所、各类医疗卫生和康复机构2169个,建成各类基础设施项目5000多个。
而汶川的数据呢,只要百度就可以查到.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
基本概况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长达88公里,主要有杂谷脑、鱼子溪、草坡等河流,流域面积1429平方公里。全县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348万千瓦,可开发量170万千瓦,现已开发100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
但是这些数据都是震前数据.并不准确,汶川县政府网上这显示:汶川辖6镇7乡、118个行政村,震前全县总人口105436人.震后汶川数据由于统计标准不同,无法进行一个量化的指数.不过,可以用汶川地震死亡人数相减可以得出.
这一谣言,从逻辑上偷换了概念.将汶川特大地震全部重建投资8851亿元,变成汶川一个县的重建投资.从行文逻辑上表面看数字详实,实际上却变成了一种丑陋的数字游戏.
从经济学上讲,还对项目投资偷换了概念.有专家已经指出:项目投资不等于财政投入,即使这些投资都花费在了汶川,也不能按照人均多少钱来计算:重建不是入户派钱,不仅包括房屋家舍这一类民用建筑,还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这些公共设施,而更大的投入则在于动辄过百万千万的道路、桥梁、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这些项目的主体有像一些地产商和建筑商的企业,有像中国铁路、公路局等公共部门,也有民间自发投入。总之,8851亿元是个固定资产投资概念,而不是个财政支出概念。
在新浪围脖上,天涯杂谈是以求证的方式发出的疑问.还有很多普通围脖引用或者转发这则"天下奇闻".点子正不再一一截图.只取一个加V认证的代表人物:@刘步尘
挂起来!


这位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的首席顾问,虽然此后删除了围脖,但是其后面的标注却再次显露.截图为证.
如果这位首席顾问"承认"数字是你算的,那么网络流传的那么多算的数的出处都是来自于你吗?!虽然你删除的造谣的围脖,但是只要随意检索还是能查到你的这条围脖.俺的截图就是来自于点滴围脖.
今天是三周年纪念日,我们以何种方式纪念逝去的同胞呢?!
难道我们还用这种偷天换日偷换概念的小儿科的谣言,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吗?!
那些炮制谣言的势力或团体,你们不造谣会死吗?!
套用这个谣言的方式:汶川地震人均投资7917665元的谣言,天下奇闻!偷换概念,偷梁换柱,偷天换日,谣言的炮制者们,你们的良心被偷走了,请大家转发!请给全国人民一个辟谣!
愿逝去的人们,安息!
点子正点道为止,点到为止!
(点子正)
最后附上点子正相关辟谣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