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职场艺术第七回:葫芦僧红楼枉聪明 小门子职场五失误!

(2010-10-16 23:29:36)
标签:

点子正

歪批红楼

职场艺术

小门子

分类: 娱乐歪批红楼职场艺术

点子正歪批红楼职场艺术第七回:

    葫芦僧红楼枉聪明 小门子职场五失误!!

红楼职场艺术第七回:葫芦僧红楼枉聪明 小门子职场五失误!        (新版红楼中刘仪伟扮演小门子。)           

上一回歪批红楼职场艺术,论到贾雨村在应天府就任后就接到一起“葫芦案”,终于了解了什么是“护官符”,更引出了一个红楼职场的小角色――小门子。

新版红楼中小门子是由明星刘仪伟扮演的,各位看官只看乐了,其实很少有看官细细思量小门子的职场失败之路。红楼中小门子出场时间不多,只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出现,但是其简短的红楼职场生涯,带给职场中人的思索却应该更为深厚。

先给各位看官,聊一天有关“门子”的常识:明清时期的门子,是专指在衙门里专门服侍长官的侍役。侍官府之美童曰门子(见《中国社会史料丛抄》甲集书手门子)。门子也叫门役,民间尊称则是门官小二爷。他们的职责是为长官穿衣戴冠、上茶点烟、磨墨洗笔、跟随左右,就像军队里的勤务兵。算得上是最名不副实的衙役。顾炎武也已考证清楚:明清时的门子就是南朝的县僮,是服侍官员的少年。

 

有史有据,下面点子正结合红楼为大家解析一下小门子红楼职场中的失败之处:

一、劝告时机选择不当。

众所周知,是小门子给贾雨村送上的护官符,贾雨村本应该感谢,但是,小门子选择的时机却不当

 雨村听了大怒道:"岂有这样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来的!"因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 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 正要发签时, 只见案边立的一个门子使眼色儿,不令他发签之意.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

 小门子在大堂之上,对领导使眼色,你以为只有领导一个人看到吗?公堂之上那么多人都能看到,这不是令公堂众人怀疑领导的执政能力吗?!如果你真要给领导送上护官符,你早干嘛去了,贾雨村到了应天府不可能一到就办案,最佳的方式,借慰问劳顿之机送上,早早为领导送上,岂不更妙?!

 

 二、不能比领导更聪明。

 小门子错就错在给护官符是对的,但是除了给领导的时机选择不当外,转递护官符方式也不对。虽然是在密室没有外人,但是,小门子的语气不对这门子道:"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 护官符'来不成?"雨村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门子道:"这还了得! 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

 既然给领导送上护官符了,但是不能让领导知道自己比领导更聪明,而且也不能还说领导“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这会令领导在职场中很难堪,应该更巧妙的方式送给护官符,比如在送领导书信批示的时候,将护官符放在下面,供领导参阅,待领导细问究竟的时候再详细告知。

 

  三、不应直白领导的生活瘾私。

  如果说小门子护官符选择时机不当、方式欠妥外,最大的失败不应该坦白领导的个人瘾私。

这门子忙上来请安 , 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 "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 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纪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

从此一段,各位看官已知,原来这小门子原来也是“大有来头”,原来还是新任知府是“故人”。如果说此小沙弥,因火灾而蓄发,充了门子,还算有志有向,对自己的“职场”进行了“重新设计”,但是,错就错在不应该提“前尘往事”。

 与领导有旧,有利有弊,如果同窗尚好,都是光荣岁月,挥斥方遒,但是,当你的领导窘困之时,你却了解情况,却万万不可重提。特别是当领导如今正是风光之时。此处小门子未能想清之处,最大失败之处。

 小门子不但提起故交,还泄露了领导人的恩人旧事,更是葫芦案的当事人,将领导牵进葫芦案中,极为不妥。且看原著: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雨村笑道: "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领导不知之事,此门子还“笑道”不瞒老爷说,此不是在领导面前,装B之举乎?此门子更为可恶之举还提到命案的当事人是领导的恩人之女,更把领导牵进命案之中,岂不脑袋被门挤了吗?!而且最后态度还是“冷笑道”,难道领导看不出你嘲弄的态度吗?!

 

 四、不应泄露领导升迁机密。

 职场本来就是讳莫如深,此小门子毕竟年青,不但对领导冷笑讥讽领导的执政能力,更重要的在不经意的聊天中,居然泄露了下属居然知道领导的“升迁机密”。且看原著: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 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泄露领导机密不算,还对经历职场起伏的领导进行职场劝告,这不是龙王爷面前卖凉水吗?!请看: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 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正当殚心竭力图报之时, 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何尝不是大道理, 但只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时而动',又曰`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一说,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

 点子正点道为止:下属怎么“笑话”领导“没主意”呢?!门子怎能让领导知道下属比领导还聪明呢?!而且,又怎么能“冷笑”领导的“职场智慧”呢?!

 

 五、不应该替领导做决定。

 领导就是领导,是做决定,下属就是下属,是做服务的。一个小门子不应该替领导做出决定,只能给领导提供方案,不能为领导决定案情,可以提供几个方案,同时说出利害,然后再让领导去做最终的决定。请看原著:

 雨村低了半日头, 方说道:"依你怎么样?"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一个极好的主意在此: 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来的,原告固是定要将薛家族中及奴仆人等拿几个来拷问.小的在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 ,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递一张保呈,老爷只说善能扶鸾请仙,堂上设下乩坛,令军民人等只管来看.老爷就说:`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已死.其祸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按法处治,余不略及'等语.小人暗中嘱托拐子,令其实招.众人见乩仙批语与拐子相符, 余者自然也都不虚了.薛家有的是钱,老爷断一千也可,五百也可,与冯家作烧埋之费.那冯家也无甚要紧的人,不过为的是钱,见有了这个银子,想来也就无话了.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压服口声 ."二人计议,天色已晚,别无话说.

 下属可为领导出计,但是最好定夺的还需要领导亲自定,这样方显领导的高明,此一回,门子却绝无保留,如何能显领导之高明呢?!况且太过聪明,实为职场一祸。

红楼职场艺术第七回:葫芦僧红楼枉聪明 小门子职场五失误!

       (八七版红楼中小门子葫芦案中经典片段。)

聪明反被聪明误,护官符不护小沙弥。小门子在红楼职场之中,初见领导之时,就犯下五宗不可绕恕的罪过,可以料想其下场会如何呢?!
    
 此事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 ,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小门子最后的命运是必然的,领导肯定会在“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地充发了他才罢。”

 

“聪明反被聪明误”本是言凤姐的,其实放在这门子身上,却是非常妥切滴。在如今的职场,在领导的眼里,下属不过就是一个“小沙弥”,即使小沙弥,努力成为“职场”的小门子,但是却泄露了领导的“瘾私”,而且还千方百计显示自己比领导“聪明”,何况在“态度”上,没有把握好,先是“笑道”,又是“冷笑”,面目表情,让领导怎能看不出其丰富的内心活动呢?!其最终下场,必将是被领导“寻不是”,远远充发。

 小门子本想出人头地,寻找领导的门路,可是最终却被“扫地出门”。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普通白领,其实非常象红楼中的小门子,一心想出人头地,而且也非常聪明,但总是自作聪明,没有大智若愚,聪明过度反惹祸。小门子原来就是小沙弥,我们每一位看官,在茫茫职场中,何尝不是个小沙弥呢?!

 最后,说一下刘仪伟友情出演的这个“门子”角色,却不如英达版的冷子兴出彩,一出场就令人笑,而且丝毫没有把握好门子的“丰富内心活动”,都是“皮笑肉不笑”,丝毫不见原著中丰富的“表情”,门子虽是小角色,但只让看官们记住了刘仪伟,却丝毫没有记住这个更令如今职场人士深思的“门子”!

这正是:葫芦僧红楼枉聪明,葫芦案职场难糊涂;

    龙王爷面前卖凉水,小门子职场五失误!

 

欲知点子正《红楼职场艺术》下回歪批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点子正)

本回家庭作业:

一:讨论题:职场中,遇到“曾经困顿”的领导故人,是否应该与领导攀旧交?!

二、思考题:职场中,应该表现得比领导更“聪明”吗?!根据切身实际情况,暗暗写出心得一篇,且不让领导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