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水抗旱需商榷 爱心抗旱应环保!


标签:
瓶水抗旱西南旱情爱心更应环保团中央杂谈 |
分类: 点子正“点”道为止! |
瓶水抗旱需商榷 爱心抗旱应环保!

持续的中国西南旱情牵动人心!
今天中午,有食堂吃饭的时候,有同事要去紧急采访辽宁大学为灾区的抗旱捐赠“瓶水”,看来团中央的号召,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始有作用了!
在前几天,来自国内一些大型饮料企业捐赠的矿泉水,纷纷发往灾区,令人心热。
相信,也解决了部分旱区的“燃眉之急”!
日前,团中央发出号召,要团员和少先队员每人捐献一瓶水,以解西南旱情!
其心可嘉,其为可商!
爱心无价,商品有价!
爱心无须商榷;瓶水捐赠细商量!
点子正并非质疑爱心,请那些欲扣帽子的,先细读全文,先致感谢!
旱,说文解字,与“日”有文,表现为“干”!
旱情,表面上看是“少水”,但是,更多各方面的专家的介绍告诉我们,其实,中国西南旱情“与水无关”!如果青藏高原的热力高原因素,还是地理因素的话,那么,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极端化和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升温,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
世界气候变化有其自然规律,但是,在中国多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人定胜天”的左的思想引导下,“愚公移山”,竭泽而鱼,都导致了气候的“极端”。当然,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世界性课题,不然,全世界的首脑不会为了“哈根”而争得面红耳赤!
团中央的号召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其活动细则,有待商榷!
首先,瓶水是否真的是西南旱区的最急需用品!
我们知道,其实旱区除了人饮用水外,更缺乏的是农业用水!
捐瓶装饮用水,不如捐赠一部打深井的设备。
捐一瓶矿泉水,不如捐赔一个“水窖”!
其次,瓶水给旱区带来的“白色污染”如何消除?!
众所周知,“白水污染”是气候极端化的罪魁之一,如此大量的“瓶水”,随着爱心涌向旱区,带来的大量的白水污染,将给更为极端的气候变化,埋下隐患。
第三、团员、少先队员,大都未成年。捐献一瓶水是小事,但是其费用也是家长出的!如何让年青人,真正懂得水资源的宝贵、明白同舟共济的处世原则,才是真正应该培育的!
第四、捐赠瓶水的细则问题。
1、每个地区、每个孩子,捐赠的瓶水,肯定是不同规格的,如何将这些“爱心瓶水”包装,是个大问题?!
2、即使包装好,如何运输也是个大问题?运输费用谁来出?!
通知上说,由团中央来协调,恐怕这个“协调”不是那么“简单”的!
3、如何保证,瓶水的“过期”问题?!
4、如何保证,瓶水的“安全”问题??谁能保证瓶水中就不会有“报复社会”的人“投毒”?!
5、全国的团员、少先队员,那些本来就没钱、没水的,如何再“响应”号召?!
第五,捐赠瓶水的细化行动!
点子正给团中央的此次行为,出二个“点子”:
一、号召团员、少先队员,自发自食其力,拣丢弃的“矿泉水空瓶”,集中起来,“废物利用”换得一定数额比如一元钱,交由学校,再交由全国统一的部门,然后选择,离旱区运输距离最短的矿泉水生产企业,与这家企业,共同商量,特制一批“爱心水”,集中、统一标识、送到旱区。
二、爱心未必瓶装水。
统一的“爱心水”,可制作桶装,或者捐赠净水机,或捐赠水窖!
三、号召全体团员,进行节水宣传,培养日常节水良好习惯,树立环保、低碳生活。
与水相关的成语有很多!
爱心捐瓶水,从局部与全局上来看,属于“杯水车薪”!从短期与长远来看,属于“饮鸩止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实,更应该推广比如广东的一个小伙的小发明,将普通摩托车只化一百五十元的小改造,就可以变成一个抽水泵,这样的小发明的如果可以“产业化”,将为旱区解决很多困难!
听到一个旱区的报道,当地一个复员军人富裕后,开始捐献水,后来发现最根本的问题是打一口深井!其实,旱区更需要这样的“打井技术”和“打深井装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后一个渔是有三点水的,如果没有了水,再好的鱼也会死去的!
更多歪批,更多《点道为止》,欢迎关注点子正的博客!
(点子正)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