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已经发了几张关于昌都三江口的照片,可是整理资料中,又发现了更多的十年前的珍贵照片。而且更精美,决定将这些十年前珍贵的照片,再次发到博客上,发到《西藏十年间》的连载里。
大家对于西藏,可能更多的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视角来看待西藏的;而十年前的我,是以一个“生活者”来体验的,因为记者的职业所决定的,很多的照片不是普通旅游者所能拍到的,所到的地方,也不是普通的旅游者能够到达的。
书归正传。
请看三江口风光组照:

















将十年前写下的《昌都走笔》系列发于后面,以作说明:
[昌都走笔]高山峡谷满眼绿
山为屏障江作带,岭似青林河为梳。藏东昌都,位于四山夹三江地带,横断山区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地理上独特的大江之水向南流,三条举世闻名的大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劈山开地,滔滔南流。
高山深谷和大江南流构成了藏东昌都三江流域的独特地貌,也造就了昌都地区独有的伟岸与神奇。
在藏东昌都采访的日子里,一路上饱觅藏东风光,山之险,江之涌;高山青,涧水急;飞瀑清泉,溪潺涧直。昌都地区,峰壑纵横,江密河湍;峡深高山险,江汹大河急。观者惊叹,叹天之造化;见者疑惑,惑地之神奇。
车走在高山峡谷之中,山似刀斧劈,江在身边啸。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人变得似乎非常渺小。壁立千仞,山奇路险,令人不禁心悸;但江河为朋,涛声作伴,人们紧张的心情也会慢慢释然。
在青藏高原采访的日子长了,一到藏东,最不习惯的就是迎面扑来的满山满野的绿,初时看得人的眼睛酸酸的。8月的藏东,高山深谷,重绿叠翠。云杉直插蓝天,野花开遍深谷。云雾绕山间,清泉石上流。飞流直下,将满山的绿色劈开了一道白浪,静静地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
在海拔4000多米的藏东红拉山上,记者看到一大片绿意盎然的云杉树苗,这是西藏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苗圃。技术员左尚金告诉记者,这里的苗圃大约培育了300多万株云杉树种,未来的几年里,藏东的高山峡谷都要披上新的绿衣裳。
长江上游西藏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造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长江上游西藏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主要是种苗工程、移民搬迁工程试点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
昌都地委、行署早在1998年就把长江上游的芒康、江达、贡觉三县天然林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1999年1月1日起在三县全面停止商品材采伐。
藏东的高山峡谷,孕育了我国多少奔腾的大江;藏东的雪山,是多少湍急大河的源头。藏东的高山,蕴藏着多少珍贵的宝藏;藏东的绿色,也升腾着我国大江大河的希望。(完)



更多昌都故事,敬请期待下回连载。
(点子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