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44)警惕流感“防范疲劳”!
(2009-06-08 14:32:09)
标签:
点子正一个老记关注流感警惕防范疲劳杂谈 |
分类: 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 |
(连载44)警惕流感“防范疲劳”!
一个老记关注流感的日子
近一时期,有很多“吸引大家眼球”的事件!
成都的公交大火“惨剧”,今天发现原因是“有人携带汽油”,这样的“惨剧”,让人们忽略了流感的国内的确诊人数的“增加”!
昨天,多灾多难的四川确诊了二例二代病例,而且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今天,看到曾光院士的“呼吁”:让我们知道了一个词:“防范疲劳”!
我们先来看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近日指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反季节传播能力超出预期,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
“北半球疫情没有因为入夏而根本缓解,甲型H1N1病毒的反季节传播能力的确超出了很多科学家的预期。”曾光说,目前中国的病例绝大部分为输入性病例,反映了病毒正在疫情输出国广泛传播,传入其他国家的机会越来越多。这种跨国传播的现象是历次大流感流行的通常模式,这次有别于以前的仅仅是由于各国加强了流感监测,能够不断发现输入性病例并予以控制。
曾光指出,发生输入性病例后往往会发生二代病例。这是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人群对其普遍缺乏免疫力,容易引起人际间的传播。“目前中国在发现和控制输入性病例和减少二代病例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监测和预防控制能力,大大降低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速度,使中国处于有利的防治形势。”
但他同时指出,世卫组织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季节性流感的续发率在10%-15%之间,而甲型H1N1流感的续发率在22%-23%之间,其传染性强于季节性流感。同时,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还有一部分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不发热却可以起到传染源的作用,因此每个国家都有可能突然发现本土传播,中国也难以例外,对此中国也已有对策。
曾光说,目前还难以判断是否会出现全国较大范围病毒的持续人际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
人们看贺岁片《手机》,从费墨的口中知道了一个词:“审美疲劳”!
居家过日子,二口子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这样的“审美疲劳”,而忽视了原来就有的“矛盾”,或者对“矛盾或问题”,采取麻木不仁、视而不见的“态度”!
这样的问题,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流感防控”中!
大家看到,国内确诊的病例,相继康复出院,一些专家也发现“此次病毒”比较“温和”,大家自然也不太注意了,也开始在精神上“疲劳”了!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四川的二例二代病例的“传染源”出现了,六月二日回国,不进行“居家观察”不说,还去九寨沟旅游,“传染”了目前确诊的“二例二代病例”!
这样的结果,就是公众的“防范疲劳”!
而防控部门的“防范疲劳”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一是,防控部门的人员,也是“普通人”,并不是“钢铁战士”,他们也有着“身体极限”,而且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同样会产生心理上的“防范疲劳”。
二是,相关部门的“职能”上的“防范疲劳”。这种“职能”上的“防范疲劳”,也来自于“运行机制”上的“惰性”,或者“习惯”。这样的“疲劳”是最为致命的!
各级防控人员,你们辛苦了!
但是,请你们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到底,才是最后的胜利!
当前,流感防控中,正如曾光所言:一定要警惕“防范疲劳”!
(点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