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溯源环保之旅相关资料之浑河保护区(二) (2006-05-30
01:20:52)
四、土壤
土壤共划分6个土类(暗棕壤、棕壤、白浆土、草甸土、沼泽土、水稻土)11亚类,35个土属,76个土种。
保护区地处上部山区,植被茂密。土种大体为中、厚层酸性岩暗棕壤土,下部林缘部分多为棕壤,混有砾石。沟谷为草甸土,分布面积不大。
五、森林资源
保护区森林面积17195.7公顷,森林蓄积178314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91%。其中针叶林面积4202.3公顷,占24.4%,阔叶林面积12175.4公顷,占70.8%,针阔混交林只占4.8%。按森林起源分布,其中天然林面积12179公顷,占70.8%;人工林5016.7公顷,占29.2%。
总体来说,辽宁是个过伐林区,一般认为辽宁已经没有原始森林。但可贵的是在保护区综合考察中发现老龙岗北坡尚有原始林的存在,虽然只有175公顷的面积,但显得异常的珍贵。林中大部分是阔叶树,主要树种有柞、色、桦、少有红松和云、冷杉分布。
这一地区不仅林木古老、茂密,而且植被、土壤、森林生境都有明显的原始林立地条件的特征。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保护区地处浑河源头区,山高林密,属长白植物区系。是森林野生动植物物种较多的地区,有植物102科,417属,1112种。主要木本植物32科153种;草本植物60科242种。
代表性的木本植物有红松、油松、云杉、冷杉、长白落叶松、柞树、色树、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花曲柳、山怀、椴树、山桃、榆树、杨树、卫茅等。
代表性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悬勾子、忍冬、茶条槭、荚迷、山梅花等。
珍稀植物有东北刺人参、天女木兰等。
草本植物中蕨类、毛莨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分布较多,人参已成珍稀品种。
2、野生动物资源
浑河源保护区动物区系属古北界、东北亚界长白山地亚区,区内有主要野生动物53科176种,森林昆虫二千余种。野猪、狍子、狐狸、狼、獾子、雉鸡、山兔等尚是常见的动物。黑熊几年前还偶有所见,但近年已无踪迹。
3、山野菜、菌类
山野菜资源在保护区内分布面很广,有20余种,主要品种有蕨类、大叶芹、刺龙芽等。主要菌类有红蘑、榛蘑、灰蘑等。
4、中草药
各类中草药在保护区内均有分布,代表品种人有参、天麻、细辛、五味子、木通等。近年,林下人参、细辛等发展较快。
七、景观资源
浑河源保护区充满大自然的情趣,是至今保留下来的不多的自然遗存,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
1、地貌景观
保护区东起滚马岭,西至复兴山口,沿龙岗山绵延40余公里。龙岗山山峦迭嶂,连绵起伏,呈现非常壮丽的自然景观。尤其西部大湖地区山势陡峭、崖壁突兀、沟深谷险、清流不断。白砬子山因其高耸和独特的造形而闻名辽东,是一处非常有特色的奇峰。
2、河源景观
浑河,作为辽宁四大水系之一,流经数县,纵贯辽宁东部和中部。其源头便出自保护区内,故名浑河源自然保护区。现滚马岭下立有“浑河源”碑刻,其实浑河有两个源头,东河源在现在立碑的滚马岭下,西部还有一个源头,出于老龙岗下。东河源流长,西河源则地势高,二处都是很有品位的河源景观。
3、森林景观
保护区分布于东部老龙岗之上,地处偏远,山深林密,古朴幽深,具有非常好的森林景观。
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由原始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三种类型构成。尤其老龙岗上部的原始林,具有珍贵的景观价值和科研价值。
4、日本侵华盗伐原始森林的残存遗址
历史上,浑河源保护区以及下部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是林分相当好,针阔叶混交的原始林区。日本侵华后,开始疯狂盗伐,掠夺森林资源。据在大湖地区现地访问调查证实,从1936年开始,日本侵略开始盗伐大湖地区原始林中的红松、云、冷杉等珍贵树种。在此次综合考察中仍发现有很多当年遗留下来年伐根,从未有朽烂的伐根看,当年被盗伐林木的根径大部在70?D80cm,甚至更粗。
大湖地区地一处有明显遗迹并有人证的日本侵华盗伐森林的遗址,当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遗址景观。
5、抗日联军活动遗址
浑河源一带,是与吉林省辽化地区相连接的地域,是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游击战争活动的地区。因此整地区将以抗日联军活动遗址而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八、矿泉水资源
作为河源地区,保护区具有品质优良的矿泉水资源。这是因为首先此区为混合花岗岩地质条件,具有丰富的岩隙地下水;其二,此区森林生态环境好、地表滤层厚、自然过滤功能强,所以水质纯净;其三,此区地处河源区,没有污染,溪水可以直接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