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坡上的葡萄(散文)
(2018-08-15 08:09:42)
标签:
大泽山葡萄酒精神与物质清净幽雅 |
分类: 散文 |
历史山坡上的葡萄
斜阳泼洒在大泽山脚下的漫坡上,绿旺旺的葡萄园一层层铺展开浓厚的田园风光。
依然的热风扑面,走出阴凉地儿便可感受到阳光的重量。风在葡萄藤的叶片上滚动,扇动着大地的层层热浪,鼓动着所有植物生长的欲望。在起起伏伏的大地上奔行,从车窗望去,徐徐展开的绿色原野,令人想到法国普罗旺斯大片葡萄园和薰衣草的画面,虽然颜色不同,却同样描摹着大地的曲线,所散发出的泥土馨香也应该是一样的。
30多年以前的相同时节,我来过大泽山的葡萄乡。那时分田到户不久,家家都有自己的葡萄园,丰收的喜悦驻留在农家院每个表情的细节中。有一幅照片,我穿一件蓝色的衬衣,与几个诗人一起站在葡萄架下的石桌前,石桌上摆满了葡萄。这个场面在五斤葡萄换一斤粮食的年月,是不可想象的。在沉重的阳光下,从高岗放眼望去绿色浓郁的坡地里,一条条一块块的种植园,细碎地标示着归属的农家。尽管葡萄还未完全成熟,吃到嘴里还有点涩,但是人们的情绪是陶陶然的。
陶然,令人想到陶醉,丰收自然会令人陶醉,这是即便不喝酒也会令人沉醉的,那是在眉梢,在给孩子一毛钱买冰棍的爽快中,在街坊邻里欢快和谐的言语中,这是由物质上升到精神的蜕变。在中国,酒是粮食剩余的产物。在偶然的自然发酵之后,人们收获了酒。而酒是物质的,人在饮用之后却发生了精神的快乐,陶陶然了,像有神附体一样,释放了平时所未有的性情。而据即墨北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考证,在大约6000年至7000年的时候,这个地区的人们便使用谷物酿酒了。酒最早作用于祭祀,敬天地拜先祖供养神灵。同时酒又具有仪式作用,民间的婚丧嫁娶,风俗节日,都要用酒来拜祭看不见的神灵,于是,醉便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沟通。
多年前的阳光下,喝的是阳光一样浓烈的烧酒,那是粮食酿制的酒。而这次于阡陌间走进葡萄庄园,喝的却是冰葡萄酒。庄园主高先生那天高兴,拿出窖藏多年的冰葡萄酒,与来访者分享那酒的妙处。在晶莹的高脚杯里的澄黄色液体,是浓缩了四个季节生长期的葡萄酿制的酒。四季轮回,像人的生命一样,既有春秋生长的快乐,又经历了酷暑严寒的磨砺,尤其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严寒,在零下八度的时候采摘,在冰冻的条件下进行压榨酿制的酒,其本身便具有诗意了,再经时间的储藏,这酒的味道中,便记载了葡萄在那个年份所承受的阳光与风霜雨雪的味道了。其实人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于年份的记忆,更有酒是“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之说。这里的“禄”非俸禄爵禄,是指赏赐,即酒是上天赐予的美味。也就是说我们在品味酒中诗意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感悟天地之造化。
感悟天地造化之美的,也不仅仅是田园风情,还有丰腴小康之境。农人也好,庄园主也罢,从古到今,人们在这片大地上辛勤劳作所追求的,便是让生活更好一些。这是一块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在古岘故城的二里村,我们又与等在那里的时光相遇。或者说,又走进了重新打造的两千年前的时光。在暖暖的夏风里,或许还有当年火牛阵严酷的味道,天空的丝丝白云中是否还有历史呐喊的回响;“一来二去三山街,七弯八拐九曲巷”里,也期望有千年树下的古老阴凉;秦砖汉瓦建筑上的“义交庙”,梅花桩布阵的拳坊,以及私塾、染坊、当铺,都在追寻久远的农耕时代人们让生活更美好的踪迹。日语的不同货币兑换用“两替”表述,当年的当铺,其实也是“两替”的一种方式。而有对联“酒是陈的香,情乃旧人浓”的酒肆与茶社,则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愉悦的标志。旧柜台上的古岘老酒,该有多么久远。人们在用老酒犒赏田单的将士,在祭拜神灵先祖的时候高高举起酒杯,这是追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一环,心灵得到慰藉是生活美好的更高境界。
我很奇怪的是,多次梦到一处环境,我从一道弯曲的山阶上下来,看到一座寺院门前,高大的树阴遮云蔽日,错落的平台上,人们在左右石桌旁安闲地落坐……醒来想不起所梦何处。这次在大泽山的智慧寺后门,看到真实的场景,才豁然想起,这里我来过三次了。这个地方的各种石刻不仅是丰富的历史文化记载,也有赤眉军打凿的舂米坑,昭示着曾历经过战火离乱的年月。而去往半山腰上的日照庵山阶旁,以及绕道下山的山道两侧,触目可见各种石碑,上面刻满了做功德人的名字,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心灵慰藉的追求。
“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这座泽被众生的大泽山,不仅奇峻雄伟,更是林壑静幽,这也是智慧寺以及高僧选择这里的原因。清净是修禅求道的必备条件,同样清净的还有茶山的般若寺。寺院在陡峭的山坡上,清幽古雅,站在大山深处的大雄宝殿前,回望莽莽群峰,在天地造化间,不由得生出虔敬之情。难怪北宋的蔡齐在这里读书,终至其功成名就,从而留下了山道旁的“状元井”。
幽雅的是境,而更重要的是心灵。去茶山的般若寺要走过一条长长的峡谷再上山。山谷的上端有一座高高的石坝正在修建中。峡谷里有长长的小溪,在两岸的灌木丛中。早晨我在小溪的一畔散步,鸟鸣风脆中,朝晖一寸寸在山坡上铺展开,一片片天人菊将早晨干净的阳光托起,般若寺的钟声悠悠地回荡在深山里,应该是做早课的时分了。小溪幽静地流淌,随着潺潺流响的节奏,蕴含着清澈山泉与滴翠林樾的流水,充满诗意的内涵与张力,汇成了山谷的气场。在这里没有酷暑的燥热与喧哗,像那些常年在葡萄园里默默耕耘的农人,他们种植的果实从一粒粒葡萄转化为香醇的葡萄酒,幽雅的是心境,蕴含诗意的酒,是给诗人品尝的。
2018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