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文学》进书城

(2011-03-02 16:58:54)
标签:

书城

《青岛文学》

编辑作家

读者

分类: 活动

 

《青岛文学》进书城                

 

《青岛文学》进书城

3月1日上午10点钟,青岛文学杂志社在书城一层的大厅里,举行《青岛文学》进书城仪式,书城策划部经理崔立群主持仪式。


《青岛文学》进书城

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淑琴介绍了青岛书城的概况。

《青岛文学》进书城
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介绍了《青岛文学》进书城的意义与“《青岛文学》深入基层,走近作家、走进读者”的举措。


《青岛文学》进书城著名诗人、原市文联主席纪宇即席谈了文学期刊、诗人作家与书城的密切关系。

《青岛文学》进书城《青岛文学》原主编徐红兵回顾了刊物几进书城的状况。              

《青岛文学》进书城市作协主席郑建华感慨道:“今天各个年龄段的作家诗人都来了,这是借着瑞雪的兆头,青岛文学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春天。”

《青岛文学》进书城青岛大学教授鲁原以一个老作者、读者的角度,认为:《青岛文学》再次摆上书城书架,“是对纯文学阵地坚守的一次胜利,我再一次坚信,文学是不会死的!”

《青岛文学》进书城近几年诗歌创作进入佳境的岛城诗人高伟即席发表了文学刊物与年轻作家成长的关系。她多次在书城签售自己的作品,受到读者的追捧。

《青岛文学》进书城卓有成就的女作家连谏曾经在青岛文学杂志社工作过,她即席谈了看到《青岛文学》有回到“娘家”亲切感。

《青岛文学》进书城专程从济南赶来的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杂志社社长许晨,从两家兄弟期刊的角度发表了对《青岛文学》进书城的感慨与文学期刊在培养本土作家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的深远意义。


《青岛文学》进书城青岛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青岛文学》主编程基表示,希望通过《青岛文学》进书城,能够以文会友,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在这片精神家园里实现文学梦。

《青岛文学》进书城现场参加仪式的作家与读者,以及新闻记者。

 

《青岛文学》进书城会场一角。          角。                                 

《青岛文学》进书城仪式开始前,大家争相翻阅杂志。  


 《青岛文学》进书城新老两位主编在交谈。                         


 《青岛文学》进书城
诗人作家们借此机会相聚一堂,亲切交谈。他们分别为:纪宇、董立勤、李庆年、吴宝泉。

《青岛文学》进书城许晨与黄舸

《青岛文学》进书城三位女作家。   

《青岛文学》进书城实力作家们的目光不知打量在谁的身上。他们分别为:张祚臣、王海波、杜帝、刘涛。

《青岛文学》进书城怎么看这两个弟兄都是在算账,不知是哪一笔,大概是为吸烟的那笔。并且中间还有裁判……
《青岛文学》进书城
老朋友相见格外亲切。             

《青岛文学》进书城董立勤与戴升尧。                

《青岛文学》进书城这是近年涌现出来的最年轻的诗人张翰。          

 

《青岛文学》进书城
 会场一角                      


《青岛文学》进书城  读者争抢刊物的场面。         

《青岛文学》进书城有人抓住机会请诗人签字                        

         

《青岛文学》进书城

 

创刊于1959年的《青岛文学》原为《海鸥》文学月刊,是青岛地区惟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创刊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喜爱,许多有影响的作家如张炜、尤凤伟、杨争光、残雪等首发作品是从这里推出的;而如臧克家、贺敬之、柯岩、刘心武、高晓声等若干著名作家在这里刊发过作品;更多的本土作家是踏着这份本地文学期刊走上文坛的。

201131日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日子,久旱的岛城迎来初春的第一场瑞雪,青岛的作家、读者纷纷涌向书城,参加青岛文学杂志社在这里举办的“《青岛文学》进书城”活动仪式。上午10点在书城一楼期刊展区,岛城老中青三代作家、《青岛文学》的编辑和热心读者近百人围在一起,在热烈的气氛中参加了“《青岛文学》进书城”的仪式。

仪式由书城策划部经理崔立群主持,首先由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淑琴介绍了青岛书城的概况,作为青岛市的文化坐标,书城在广大读者心目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接下来,《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介绍了《青岛文学》进书城的意义,这次活动是“《青岛文学》深入基层,走近作家、走进读者”的又一举措;著名诗人、原市文联主席纪宇即席谈了文学期刊、诗人作家与书城的密切关系;《青岛文学》原主编徐红兵回顾了刊物几进书城的状况;青岛大学教授鲁原以一个老作者、读者的角度,认为:《青岛文学》再次摆上书城书架,“是对纯文学阵地坚守的一次胜利,我再一次坚信,文学是不会死的!”;女诗人高伟与女作家连谏都谈了《青岛文学》对于年轻作家的重要意义;市作协主席郑建华感慨道:“今天各个年龄段的作家诗人都来了,这是借着瑞雪的兆头,青岛文学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春天。”专程从济南赶来的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社长许晨,代表兄弟期刊前来祝贺,《山东文学》与《青岛文学》多年来在发现、培养、扶持文学新人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青岛文学》主编程基讲话中表示,希望通过《青岛文学》进书城,能够以文会友,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在这片精神家园里实现文学梦。

仪式中,读者提出了所关心的问题,杂志社的编辑及时作了回答。仪式的最后,杂志社向读者赠送期刊的火爆的场面,令在场的作家编辑们非常感动。书城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更是读书人的心理坐标;而一份文学期刊不仅是作家与文学爱好者的心理坐标,更是一座城市的青少年成长的精神家园,是他们梦想起飞的地方。

 

新闻报道图片                                       《青岛文学》进书城

《青岛文学》进书城

 

《青岛文学》进书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聚会耿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