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著述中的两种韵母分类方法
(2016-11-25 18:08:50)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 |
方言著述中的两种韵母分类方法
学习方言著述常常看到的韵母分类与常见的普通话教学中韵母分类方法有所不同。常见按照韵母复杂程度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复韵母再按照元音的位置分出前响中响后响等,鼻音韵母分舌尖和舌根两类等等。
方言研究中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起始元音发音口型分为开、齐、合、撮四类。其实是按照韵母的介音分类。衣乌迂三个介音分别打头为齐齿、合口、和撮口三呼,其余为开口呼。注意这种分法很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表形式。不过注意这个表中有两处位置要调整一下,才能符合开齐合撮四类的分法。那就是将ong(轰的韵母)向右边挪动两格,放在乌韵母下方,即合口呼的这一竖行里。将iong雍韵母同样向右边挪动两格,放在撮口呼即迂韵母下方。这样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四竖行就是按照开齐合撮四类分开了。其实两个韵母挪动的原因很简单。只要看看它们的国际音标就知道其实ong的国际音标是u ŋ,iong的国际音标是üŋ。起始元音分别是乌和迂。
再一个分法也很有用。就是将其韵尾分为开尾和有尾即闭尾两种。尾韵i、u为元音尾韵,n、ng为鼻尾韵。其余为开尾韵。这种分法反映了韵尾部分在发音上是否有相同的趋向。可以和音节结构规则相匹配。
前一篇:还是关于原始汉语辅音串的话题
后一篇:答案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