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必背诗词中的格律诗

(2015-04-14 13:28:04)
标签:

文化

育儿

教育

历史

            小学生必背的古诗词,教材内数量大致70至100首。这些古诗词的格律诗所占比例很大。其音韵平仄分析对诸如朗读理解分类归纳课文均有好处。我使用诗词网站格律检测软件检测后将结果分析列在每首诗之后。个人能力所限,必定多有谬误,敬请方家校正。

一、风

唐代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六麻韵,入竹万竿斜的斜字读普通话读音xieˊ。

二、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其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十灰韵

乡音无改鬓毛衰衰:cui阴平

笑问客从何处来。这句是乙种句孤平救。客字拗,何字救。整个句式变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

三、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四豪韵

四、凉州词二首  唐王之涣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
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十五删韵

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怨字位置应当是平声,现为埋怨的怨字去声,即仄声,杨字位字置应当是仄声,现为平声。整个句子变成“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使用丙种句里的正格句式。这种句式学者评论多在宋代出现,其实唐代已经在科举试卷中使用。

五、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十一尤韵

六、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十一真韵

移舟泊烟渚句是“平平仄平仄,和上首“羌笛何须怨杨柳”句一样成为丙种句正格句式,只是上首是七言,本句是五言。

七、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十灰韵

 

八、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十五删韵

万里长征人未还句人字变平声,变成了“仄仄平平平仄平”。是乙种句拗救格式。尽管第三字并未拗,但是很多诗歌使用这种未拗却救的句式。使其成为常用句式。

九、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十五删韵

不破楼兰终不还句和上首“万里长征人未还”一样,也是乙种句未拗却救的句子。

 

十、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虞韵

十一、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十一真韵
这首仍是七绝平起(首句入韵)的格律诗,上联符合丁乙句式。只是下联失粘,本来应当是接连丙丁句,但是却接连了甲乙句。而且下联还使用了对句拗救,甲乙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实际平仄是“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甲句第五字一字拗,对句即乙句第五字无字救。

十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少 一 人。

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十一真韵

十三、望庐山瀑布 (唐)李

  烟, 川。

尺, 天。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一先韵
日照香炉紫烟的生字平声,为乙种句孤平救形式,但是第三字香炉的香字并不拗,这种句式前面有介绍。

十四、赠汪伦 (唐)李

行, 声。

尺, 情。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八庚韵

十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西 , 州。

尽, 流。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十一尤韵
西辞鹤楼句为乙种句特殊句式。对于诗词中固定词组与特殊名词,诗人多不避其拗口。黄鹤楼也是如此。下联甲乙句碧空的碧字拗,对句天字救。

十六、早发白帝城 (唐)李
间, 还。

住, 山。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十五删韵

十七、望天门山 (唐)李
开, 回。

出, 来。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十灰韵

十八、别董大 (唐)高
曛, 纷。

己, 君。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十二文韵

十九、绝 (唐)杜
柳, 天,

  西 雪, 船。

七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一先韵

 

二十、春夜喜雨 (唐)杜甫
节, 生。

夜, 物细 声。

黑, 明。

湿 处,花 城。

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八庚韵

 

二十一、绝 (唐) 杜甫

丽, 香。

子, 鸯。

五绝仄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七阳韵

春风草香句为乙种句拗救句式。尽管第一字春字并不拗,但花字仍然使用一个平声字来救。这样的句式前面多例。

二十二、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

东, 风。

主, 红。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一东韵

水东句为乙种句拗救句式,前有介绍。黄师塔为特殊词汇,平仄不论。江字仍为拗救句式。

二十三、枫桥夜泊 () 张继

天, 眠。

寺, 船。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一先韵

月落乌啼满天句是乙种句拗救句式。

二十四、塞下曲 (唐)卢

高, 逃。

  逐, 刀。

五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四豪韵

二十五、望洞庭 (唐)刘禹锡
和, 磨。

  翠, 螺。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五歌韵

二十六、浪淘沙 (唐)刘禹锡
沙, 涯。

  去, 家。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六麻韵

二十七、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草, 荣。

尽, 生。

道,晴 城。

去, 情。

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八庚韵
二十八、池 () 白居易

艇, 回。
迹, 开。

五绝平起(首句不入韵)

-----规则-----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十灰韵

二十九、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轮, 身。
手, 人。

七绝平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十一真韵

下联“路手,怕不应人。”和上联失粘,本来应当是丙丁句。但是变成了甲乙句。这和前面介绍的第十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失粘的情况一样。粘对这个要素的引入是格律诗的重要元素,但是直到唐代中期,仍有部分诗人并不遵守。王维大量诗歌失粘现象诸多。

 

三十、山 () 杜牧

斜, 家。

晚, 花。
七绝仄起(首句入韵)

-----规则-----
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韵)

六麻韵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