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湖的形成与消失
(2009-02-02 15:35:22)
|
|
|
大同湖在地下存在了几百万年,人们不知它的来龙去脉,民间只有一些传说。有的说二郎担山过海,走到大同这个地方,把两座山放下,堵塞了桑干河,大同这地方便汇聚成一片汪洋。如今六棱山的东侧,还有二郎担山的扁担孔。有的把大同湖称做洪洋江,说有一年下了好多天大雨,洪洋江的水猛涨,眼看淹没周围所有的村庄,玉帝派神猪下凡,便有神猪浚开石匣里,放走洪洋江水之说。可传说毕竟是传说,并不能作为科学的依据。我们从那里来?我们的祖先何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大同人,很有必要了解大同的过去,用科学的眼光探讨一下大同湖。
要讲清这问题,还需从地球的年代说起。地球生成于46亿年前,分隐生宇和显生宇,6亿年前的无生物化石期为隐生宇,6亿年后的有生物化石期为显生宇。隐生宇分为前太古代、太古代和元古代;显生宇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六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新生代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每纪之下又分为若干个世,有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年之下分为季、月、日一般,将时间分成大小不同的阶段。
大约在1000多万年前,也就是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初期,地球打破了平静,发生了一系列的燕山构造运动和喜马雅构造运动,地壳强烈巨变,地面褶皱巨峰突起,山间断裂低沉,大同这片土地下陷,便成为大同盆地。后盆地继续下陷,河流汇集,海水倒贯,盆地聚满积水,便形成了碧波万顷的大同湖。它的面积南界恒山,西抵管岑和云中山,包括今天山西大同的阳高、天镇、浑源、广灵、左云,和朔州的右玉、怀仁,山阴、应县,以及河北的阳原、蔚县部分,广达9000多平方公里,是一片浩瀚无际,碧水连天的内陆湖。
当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湖的周围到处长满了落叶松、冷彬、云彬、榆、柳、榛等乔木和灌木;陆地上生活数十种哺乳动物,其中有野牛、三趾马、纳玛象、大角鹿、皮毛犀、巨驼、剑齿虎、獵犳,熊、狼、野猪、羚羊,及刺猬、水獺、短耳免等。湖水里有很多刺鱼、鲤鱼和大量的丽蚌、蚬、螺等等水生动物。那是一片森林茂密,花草繁盛,各种动物竞相生存繁衍,生气盎然的大好世界。同时也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成为古人类的摇籃。
一、二百万年过去,突然地动山摇,大同火山暴发,灼热的岩浆从湖底喷出,大同湖像煮沸的开水,热浪滚滚,水汽升腾,迷雾笼罩着湖面,灾难降临。湖里所有的生物化为灰烬,湖边动物纷纷逃遁,逃不掉的自然也都丧命。这样经历了很长的一个时期,时断时续地喷发,有时火山喷发物被湖水淹没,有时岩浆冲破湖水露出地面,凝固成一个个锥形火山丘。后来火山活动停止,石匣里裂开一道峡谷,湖水外泄,火山丘露出地面,桑干河蜿蜒曲折流经其间。这些火山分东区和西区,东区有许堡、谭头、养老洼、马蹄山、神泉寺、大辛庄、秋林等火山;西区有黑山、金山、狼窝山,阁老山、老虎山、牌楼山、昊天寺、东坪、双山、磨儿山、牛头山等火山,共计20
余座,这便是著名的大同火山群。从此大同湖消失,大同盆地再现,留下了如今的地貌。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