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行(上)

(2025-09-18 20:55:23)
标签:

梵净山

老金顶

红云金顶

千户苗寨

旅游

 

贵州十多年前就去过二次,去看过龙宫、吼瀑、天星桥、天台山五龙寺等景点,最著名的黄果树瀑布也看了二次。所以,这次到贵州,重点是去看近来很火的奇山怪寺梵净山。

我们入住的第一天,就在梵净山景区门口,第二天一早,就往景区赶。贵州比宁波凉快很多,但还是可以穿着夏装。在进景区时,听广播在讲,山上气温只有14度左右,赶紧回去带上秋衣。

先是十多公里的景交车,然后又是近二十分钟的索道缆车,终于来到了梵景山景区山上,一出缆车,就迎来一阵阵的寒风。沿着台阶往上走了约一公里,来到一片奇怪的巨岩区,这里的山峰,好像是饼干压缩形成一样,薄薄的一层层堆积,留下一道道非常明显的约1-2公分左右的横纹,构成千姿百态的形状,其中最有名的是上大下小的蘑菇状巨岩,称为蘑菇石,这里是整个景区的中心,可以远眺金顶的风姿。可惜运气不太好,山上云遮雾罩的,稍远的山头都在云雾中了,更不用说金顶奇峰了。山上的云雾越来越密,落在身上就是细雨。悬崖下,就积水成注。到了梵净山,不到金顶去看一下,等于没来。所以我们几个无论如何也要冒雨去看一下。

梵净山有二个金顶,一个是老金顶,另一个是新金顶,又称红云金顶。老金顶才是主峰之一,是整个景区的最高点。从蘑菇石右拐上去,穿过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峰和九皇洞,不久来到一个路口。右边一条直上老金顶,另一条个是先下后上。按要求是顺时针走,单行环线。下行很好走,但上去,却非常陡峭,就是悬崖山缝里凿出来的一条险道,如果没有铁索辅助,估计很多人上不去。爬到顶,是个十字路口,右边有一个果然寺,是纯石块垒起来的一间无顶小屋,真正的文物级古寺,里面供的是名为果然的一种神兽。左侧往上到顶,就是老金顶,一座四面都是绝壁的的孤峰,海拔2494米,顶上有一座燃灯殿,里面供有很少听说过的燃灯佛。从老金顶下来,又经过那个十宁路口,走与上来对面的方向下山。下山的台阶相对上来比较好走些。回来到蘑菇石就往承恩寺下去,承恩寺前的普渡广场,是游客的集散中心,人来人往很热闹,寺院正在给游客们送热粥。这让我想起五台山的中台演教寺,也有免费供粥。离普渡广场不远,有一处地质与古迹的奇观,高耸的悬崖孤峰,到了顶上分成二个顶峰,双峰之间石桥相连。这就是新金顶,又称红云金顶。梵净山的形象图片,一般就是用这红云金顶。因为云雾太浓,从普渡广场看不到这座孤峰奇景。这时雨还越下越大,我们只好打着伞,排着长队,一步一步地往山顶上挪移。这是一条只有单人可行的悬崖险道,全靠铁索。所以行得特别慢。到了顶上,看到双峰各有一外形相仿的石殿,分别为释迦殿和弥勒殿,可以通过天桥来往。身置峰顶,却感觉不到远眺或航拍出来的双峰称雄的壮观。

梵净山,号称为弥勒道场,佛教第五圣山,这和宁波溪口的雪窦山有得一拼。从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看,好像梵净山更胜一筹,那二个金顶无与伦比。但现代景区建设,特别是紧扣弥勒文化,雪窦山更为突出,那个巨大的金身塑像,还有刚建成的雄伟气派弥勒圣坛,一到溪口,就感觉到了浓浓的弥勒文化。反观梵净山,除了山下一座破旧的弥勒塑像和山顶上的弥勒殿,好像没什么弥勒道场的感觉。

我们的第二站是西江千户苗寨,据说这是中国最大的苗寨,主要是去看苗寨的夜景。入夜以后,一条大溪两岸,是沿山坡建起来的苗族风格的现代建筑。在灯光的装饰下,非常美丽。一座座过溪廊桥,各展风姿。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人头攒动,接踵而来,热闹非凡。坐在长席桌上用餐,吃着当地的特色风味,还有着民族服装的美女来请喝米酒,伴奏着好听的乐器,引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坐上景交车到山上的大观景台,可以看到山岙里,是一片灯光灿烂。这里的旅游文化,已经搞活了。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贵州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贵州行(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